宁夏贺兰四中初中音乐教师教学论文让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淌
让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淌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
让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淌 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 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它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 事物的情感反映和心理体验,所以情感的表现在音乐中占据主要地位。那么,我们的音乐教 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就应该通过以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 体验蕴涵在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 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回顾在《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关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阐 述中的一段话:“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 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 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所用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 乐表现中的作用。” 根据这一基本理念,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深入透彻地分析音乐作品,充分利用音 乐作品中蕴涵着的审美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恰当情境,把握作品特征,提升教学立 意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深层次地感受体验到音乐作品 的丰富情感,理解音乐作品的深刻内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使真实的情感在 音乐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才能真正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和教育的终极目标。 一、创设恰当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从字面的含义理解,情境包含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绪、情感;境是环境、 场景。二者和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特有的 情感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音乐教学中教师 就是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进行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氛围,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 学生的情感。学生和教师同是情境的创设者和被情境感染、陶醉、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 师生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 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设计情境导入时,根据音乐作品蕴涵的审美因素精心设计,在 教学过程的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例如:《行进中的歌》一课,上课 的铃声响了,老师走向钢琴,说:今天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课(激起学生学习的 兴趣),用上你们的耳朵和眼睛(提出活动要求),把你们的观察告诉老师(学生更加精神集 中,猜测即将发生的事情)。琴声响起,部分学生随着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出其不意、精神 抖擞、步伐整齐、动作划一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被震撼了、惊呆了。数秒钟后,掌声雷动, 跺脚声咚咚,仿佛整个教室都处于“行进”中。紧接着老师问了几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 么?听到了什么?观察到了什么?每个问题的背后再多问个为什么?”教室里顿时气氛热烈, 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前后左右交换意见,按奈不住地举手发言,会心满意地相互微笑。 热烈讨论后,老师归纳大家的意见,板书——行进中的歌。在这精心创设的新颖别致的情境 中,学生精神振奋,兴趣浓厚,积极投入到探究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再如:让学生欣赏莫 扎特的作品时,我是这样设计:上课时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我们先来唱首歌吧。然后 播放学生熟悉并喜爱的流行歌曲——S.H.E的《不想长大》,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老师 鼓励大家说:“站起来,让我们一起唱出最美的声音!”随后就走到学生中间,高举双手, 跟大家一起边拍节奏边唱。当学生进入角色心情相当放松时,老师随即马上跟大家说:“看 来这首《不想长大》真的太流行了,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也经常听流行音乐,但平时我还听 一些古典音乐,推荐一首给大家听吧!”马上播放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片段。在此过程 中,学生立即不自觉地发现这段音乐和《不想长大》中的旋律一样。然后问:“那你们知道 这首”S.H.E的歌是采用了那位大师的作品吗?从而引出莫扎特。这时学生从老师精心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