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测量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说课稿新人教版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学内容 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千米的认识》,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 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 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 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 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 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 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 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课标要求和 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落实,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认识 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 换算。3、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估算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同时培养学 生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学习重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 二、说教学和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 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千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 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 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自主探究、集体探讨,获取知 识,应用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主要以“情境感知、设疑导入——三次体验、自主探究——巩固应用、 自我检验”为主线展开的,分三个环节进行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感知、设疑导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 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数 学应用意识。我执教本节课一开始便与学生平等对话“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能不 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来?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米有多长吗?1厘米、1毫米呢?如果测量 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在学生回答后,放了一段有关高速公路的录像,从公路路标的实际情境引入,问:“同 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路标表示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路标 用“千米”作单位,而不用其他长度单位呢?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明白路标的具体 含义。接着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并问学生:“对于这个新朋友,你们最想了解它的 什么呢?”学生提出:“千米是用来测量什么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千米与其它长度单位 之间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样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已经由学生提出来了,“那我 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旅途吧!”一句这样的话语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新知的欲 望,也轻松的进入了学习。 第二个环节:三次体验、自主探究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