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历 史 试 卷 【试卷综析】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命题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本套历史试题基本上题题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 试卷 【试卷综析】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命题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 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本套历史试题基本上题 题如此,试题中所出现的材料尽量不直接来源于教材,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 材料、合理解读有效信息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坚持关注社会热点、注重考查一 些具有全人类普世价值的重大历史问题,如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文化思想科 学化和理性化,以及环境保护、反腐败等。本套试题符合安徽高考命题趋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 1.《诗‧鲁颂‧泮水》中曾提到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但后来又 有些诸侯公开地说:“可以无学(不办学校)﹐无学不害。”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推动儒学的学舍化教育 B.“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 C.分封制的瓦解使诸侯失去官办学校的能力 D.“礼崩乐坏”使统治者急于恢复礼乐制 【知识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子和早期儒学·私学 O1 【答案解析】B 解析:题干信息鲁僖公立“泮宫(国家高等学府)到诸侯“可以无学”表明 “ 鲁国可以不办公办学校,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士”阶层的兴起与壮大推动私学发展导 致这一现象的出现。ACD项在题干信息中无法体现,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题文】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这是一个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的 时代;在这一时代里,人们写下伟大的文学、哲学和社会理论著作,这也是中国古代文 明形成的时代。”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这一时代”的的是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仁者,爱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学·罢 O1 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解析】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这个古代文明形成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时期, ABC分别为荀子、孔子、孟子主张,符合题干信息;汉代独尊儒术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 展,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术知识的再现与再认能力。抓住题干信息时间春秋战国,结合选项 D项为汉代即可。 【题文】 3.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A.分封制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 【知识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农业·井田制 H1 【答案解析】C 解析:图片信息“早期农业生产”为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特点,奴隶在井田里 集体耕作,故选C。A与图片信息无关,BD出现在春秋战国后,排除。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图片关键信息“刀耕火种、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