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2 新人教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 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 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 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 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课文 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人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 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树立 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品味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 性、抒情性。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生字词,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二、品析文题 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三、感知文本 1、积累生字词:萧瑟(xiāo sè) 和煦(héxù)干涸(hé)吞噬(shì)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2、标示段序,浏览课文。 3、展示两组图片,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与图片相匹配的文字。 4、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典型句段,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指导朗读。 四、探究感悟 1、在文中找出能揭示原因的段落:第12、13段自然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