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发展中蕴涵的哲学】 哲学改变你的人生

摘要: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哲学规律及其重要范畴进行了阐述,对乒乓球运动的演进历程做了较为细致而全新的思考,揭示了该项运动发展的形态、方向,为其向更

摘要: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 发展中的哲学规律及其重要范畴进行了阐述,对乒乓球运动的演进历程做了较为 细致而全新的思考,揭示了该项运动发展的形态、方向,为其向更高水平发展提供 理论和方法论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哲学;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xx)04-0456-04 哲学是一切科 学之母,是“方法论”。中国乒乓球队就是以辩证法起家的,也是以辩证法称雄的。 上个世纪乒坛老将徐寅生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讲话惊动了中南海,赢得了近 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的辉煌。纵观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乒乓 球就是一种哲学,其发展史也堪称是一部哲学史,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探讨乒 乓球运动中的哲学问题,学会哲学思维方法,对于指导乒乓球运动训练,提高乒乓 球运动竞技水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项研究将丰富 乒乓球科研领域在哲学问题相关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体系。笔者运用辨证思维方 法,将自己对乒乓球运动在哲学方面的初潜认识整理成为一个相对完整、明晰的体 系,以供乒乓球界及体育界同仁参考。 1乒乓球与物质论 马 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乒乓球运 动器材从木板――胶皮拍――海绵拍――海绵胶皮拍,再到今天新开发的胶皮、海 绵、各种添加合成纤维甚至金属丝网的球拍,每一次创新无不使乒乓球运动朝着旋 转更强、更凶狠快速的方向发展。 器材属于“物质”,技术应该属于意识的范 畴,器材决定了一个时期的技术打法、水平。如法国的盖亭和比利时的塞弗,其凶 狠近乎“不讲理”的打法创造了辉煌,就得益于当时新开发出的碳纤拍。而当改用 大球,合成纤维拍被广泛使用后,这种“不讲理”的打法就风光不再了;反之,球 体增大以后,随着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技术打法的要求(凶狠、快速)也促使器材 进一步研发,大板面、加纤维、中空管技术、空心柄等等层出不穷。 然而, 我们在重视工具作用的同时,不要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唯武器论”,人的 主观能动性是能弥补器材不足的。“高手”用差一点的拍子能轻松战胜“低手”(相 对),而低手用好拍子却不能战胜高手,可见决定因素是使用武器的“人”而非武 器。 2乒乓球与辩证法 辩证法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它把世 界现象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把世界的发展看作是各种矛盾发展 的结果。作为一项世界性文化的乒乓球运动,以它日益增长的对抗性,深刻地体现 着辨证的铁律。心理与技术、技术与战术、技战术与身体素质、进攻与防守、速度 与旋转、训练与比赛、凶狠与稳健;正手与反手;进攻与防守;近台与远台;美观 与实用;技术与意志;强手与弱手、胜与负、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这些全 部蕴涵于小小的乒乓球之中。 2.1乒乓球运动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 2.1.1基本规律:竞技性与娱乐性的对立统一沿着乒乓球运动诞生与发展的 主线,可以清楚的发现,竞技性和娱乐性是乒乓球运动所具备的基本特性,竞技性 和娱乐性始终是影响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基本因素,正是两者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乒 乓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竞技性不但使得乒乓球运动的技战术不断向更高层 次发展,使其魅力得以充分展现,更重要的是,它使得人类的最高需求――自我实 现价值的达成,即为乒乓球运动员施展其常人不可及的才华提供了舞台;娱乐性使 得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目前国际乒联已有会员国195个之 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一。“国球长盛”其中重要的一块基 石就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乒乓球群众基础”。“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 的人口约有一千多万。”[1]乒乓球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壮,更重要 的是一种无语难表的身心愉悦。 在乒乓球运动初期,以及之后相当长的发展

腾讯文库【乒乓球运动发展中蕴涵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