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新高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新高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 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 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 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 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 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 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 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 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 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