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历史学案 1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考点解读】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耕作方式的演变(1)刀耕火种:清草——焚烧——播种,其优势是 庄稼长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考点】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考点解读】 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刀耕火种:清草——焚烧——播种,其优势是庄稼长势好,缺点是地力下降。 (2)石器锄耕:耒耜是最早的松土工具,它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 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 (3)青铜中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4)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时期,推广于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而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2、铁犁牛耕技术的发展 (1)西汉:赵过推广的,要用两牛三人。 (2)后来,出现,使铁犁可以朝一个方向翻土。 (3)隋唐:江东地区出现,安装了犁评,可调犁耕的深浅,适应各种土壤。 二、 小农经济的含义 11 .条件:()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2 ()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 ()技术保障: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要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4 ()政策保证: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含义(特点):小农经济以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相 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的自然 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产生:春秋战国时期 4.影响:(1)积极:。 (2)消极:。 三、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1.模式:自给自足的、以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 产的基本模式。 2.技术: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难点解析】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成为社会民生中的重要问题: 1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政治局势是否稳定、统治政策、治国思想、民族之间和中外之间的 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 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 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开垦、产量提高、人口的增值、品种的增加等。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 1 ()政策因素。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或者对统 2 治政策进行调整的变法、改革。()科技推动。劳动人民改进工具,提高生产技术;兴修 3 水利,免除水旱灾害;政府推广优良品种;总结生产经验的著作;()人们群众的辛勤劳 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