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宝鸡中学——学第2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历 史 试 题说明:1.本试题分 = 1 \* ROMAN I 、 = 2 \* ROMAN II两卷,第 = 1 \* ROMAN I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

宝鸡中学——学第2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 历史 试题 说明:1.本试题分I 、II两卷,第I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案卡上,第I卷 不交;2.全卷共二个大题 42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 第Ⅰ卷 (60分)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 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2.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 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 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 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5.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 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天坛 B.太庙 C.颐和园 D.太和殿 6.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 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 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 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7. 在谈到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假如皇帝与大臣发生矛盾,“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 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 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依据这一论 述得出的结论是 A.废丞相降低了行政效率 B.皇帝加强了对百官的掌控 C.内阁没有任何政治权力 D.废丞相直接导致皇权削弱 1

腾讯文库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