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

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 民族音乐是苏少版《音乐》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学中,基于民族音乐的本体特征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将民族音乐的精髓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田

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 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 民族音乐是苏少版《音乐》教材的重要内 容之一。音乐教学中,基于民族音乐的本体特征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将民族音 乐的精髓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田里种下民族音乐的种子,让师生 走向和谐共生的融创之境,是笔者矢志不渝的追求。 1.融乐:精选内容,悠然设境。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主要方 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古乐名曲和优秀 民歌。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民乐的情感也各不相同。欣赏时,笔者采 用整体感受、分段欣赏、提问、讨论、对比、表演、启发联想等方法,增进学 生的音乐理解力和感悟力,让学生融入中国民族音乐的情境之中。值得注意的 是,选择民乐作品时,一要结合教材内容,二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时,教师可以在幽幽的琴声中向学 生介绍: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 丝为弦创造最初的琴,《诗经》中有琴瑟击鼓的故事,《吕氏春秋》中记载了 伯牙鼓琴的典故悠然设境,情景交融,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历史故事中了解古 琴,在厚重的音乐文化中浸染心灵。教师出示古琴的图片,介绍古琴的历史, 学生聆听古琴曲,感受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旋律变化,理解梅花傲雪凌霜的 品质,领悟古人刚正不阿的品格。这样的教学,既丰厚了乐曲的文化背景,又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加深了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2.融情:音画共赏,怡然入境 在民乐欣赏教学中,与其枯燥地讲,不如充分利用学生的眼睛,引导 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看音乐,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视听结合、音画共赏 的方法,且效果颇佳。 如,在让学生欣赏民乐合奏《北京喜讯传边寨》时,如果仅让学生听 音乐,那么,学生则较难走进音乐;若配上视频,学生便可以直观地看见民族 管弦乐团中那些具体可感的民族乐器,看到全情投入的民乐演奏家和激情四射 的指挥家在音画欣赏中,当学生看到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外国朋友用

腾讯文库精选走向民族音乐教学的融创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