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400074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适用专业: 网络技术 学 时:64编 写 人: 徐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400074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 适用专业: 网络技术 学时:64 编写 人: 徐辉 审定负责人:孟云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体系包含 二两主干课程。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实施次序中排第二,位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之后。 本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组装、机房管理、计算机售后服务、产品质检、计算机与数 码产品维修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 课程一共分为7个模块,通过具体的任务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的 组装、BIOS的设置和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常见故 障的检测与维修等知识。 (一) 课程理念 1、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2、适合专业:各专业 3、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年第1学期 4、计划课时:32 5、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①  能认识常见的电脑主机与外设; ②  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写字板、word等工具软件; ③  能运用Powerpoint进行简单的演示文稿设计; ④  具有基本的美学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英语知识。 6、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①  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整个过程; ②  具有电脑硬件识别的实践经验; ③  具有电脑配机的实践经验; ④  具有电脑组装(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的实践经验; ⑤  具有计算机硬件及整机评测的实践经验; ⑥  具有电脑维护维修的实践经验; (三)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根据地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案例,形成“课 堂案例—软硬件功能解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连贯思路,课程安排上突出学生教学主 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课程学习中注重学 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综职

腾讯文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