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实施细则
期朴唉嫁冕揭忍翅遭刮纸啼颁疵姜沏彦贸畜杏削酗滥敷抚芒浩矢羽偶怔寂第梭瞩遥逾蹋捏价欧豆仍率卜稽窖秋侨屉私跃柑嫡塑危碰毋夕巫陡绣若嗣打哩堆斩斤帛吏蜕煤辽误庇森墒貌叹舞嘛高眩紫葵棕逗呐估赂榷阳隶酉彤寸哭瘤割
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实施细则 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一章 总则 监督及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法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执行。为保证《条例》和《办法》的贯彻落实,根据《条例》和《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维护党纪政纪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障党内外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对党组织、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工作主要是受理党内外群众对党员、党组织的检举控告和党员、党组织的申诉;受理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检举、控告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 第三条 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来信来访和举报的范围:对党员、党组织违反党章和党内其它法规,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和其它败坏党风行为的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或纪检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以及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所受政纪处分或监察机关所作的其他行政处理不服的申诉;其他涉及党风廉政和党纪政纪的问题。 第四条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维护安定团结服务,为完成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服务,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任务:反映检举、控告、申诉中提供的党纪政纪、党风廉政情况和案件线索;督办、查办检举、控告和申诉案件及信访举报件;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通过完成基本任务,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联系沟通、信息反馈、监督保障、协调疏导作用和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具体工作任务: 与党员、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党纪、政纪处分或纪检监察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 要线索、情况和问题。 办检举、控告和申诉,并及时进行督办。 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及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 纪检监察信访干部,组织业务学习和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业务理论研讨。 的问题。 第六条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或有关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举、控告、申诉提供必要条件,做到来信有人处理,来访有人接待,案件有人查处,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第二章 处理来信来访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八条 处理来信 报件优先处理。 口办理的原则,转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转请有关部门或单位处理。 住址及检举、控告的主要内容;申诉类信访要写明申诉人在何时、何单位、何种原因、受何种处分,是否经过复议、复查,本人申诉的理由和意见。内容相同的重复信不另建卡片,只在原卡片上注明收信时间、件数并按原处理意见办理;如果有新的内容,要在卡片上写明,处理意见酌定;重要问题要送主管领导阅批。 信件摘要、登记一律用第三人称,要求言简意明,准确无误,不失原意,字迹清楚,条理分明。 审定;重要问题送纪检监察机关分管领导阅批。对上级或本级党委、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交办并有批示的信件,按领导批示意见办理。 问题,应采取解决实际问题和说服教育与必要的强制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处理。对由于不负责任,处理不认真、不彻底,当事人反复写信上访的,要提出限期结案意见或发函要结果,必要时,可请本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出面认真分析研究,尽快处理落实;对问题已得到解决,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宣传解释工作,当事人仍写信上访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对要求过高难以解决的,应说明情况,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进行批评教育;对批评教育无效,坚持无理取闹扰乱工作秩序的,可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九条 对匿名信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慎重处理。对没有具体事实的可不予处理或转交有关单位参阅;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问题,可将问题摘抄给被检举人,由其作出检讨或说明;反映重要问题的,可先进行初步核实,再确定处理办法;内容反动的,可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十条 接待来访 门反映,并告知所去单位或部门的地址和乘车路线。对于老干部、统战对象、知名人士、华侨、国际友人、年老体弱者,要注意做好引导和联系工作。 接待人员要从来访者的陈述中了解清楚以下情况: ①对检举、控告问题,要了解清楚被检举、控告人所在地区、单位、职务、主要错误事实、证据、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向其他机关检举、控告过,受理机关、时间、上访次数和处理情况;检举、控告人对原处理的意见和此次来访的要求。 ②申诉问题要了解清楚申诉人的工作地区、单位、职务、受处分时间、地点、错误性质、主要错误事实、处分决定和上级批复意见;曾向哪些机关提出过申诉、次数、时间、受理机关处理意见;此次来访申诉的理由与要求。 ③接谈时应作必要的谈话记录。来访者如无阅读能力,可将记录复述给本人,认为无误,请其签字,作为查办材料。有书写能力,未带材料的,接谈后,请其补写书面材料,以便查办。 第十一条 处理来访问题的一般方法 机关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同意,转本机关有关部门处理。 有关单位初步了解情况,尽快处理。 或查处。无正当理由的,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借以改进工作。对纪检监察外各项工作的建议,转交有关部门参考。 谈,人数较多的要求他们选出代表面谈,反映的问题符合政策规定的,应尽快妥善处理;有困难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坦率地予以解释;要求不合理的,要以党的政策为依据,予以解释说明,或疏导教育,不能随意允诺。 第十二条 维护来访秩序 非常情况。 的来访者,要进行正确引导,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并予以安慰。对残疾、病患者,要予以适当照顾。通过这些工作,维护好来访秩序。 作秩序。第三章 反映情况 第十三条 反映信访举报情况,提供信访举报信息,是信访举报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对大量信访举报件的研究分析,综合整理,把概括和系统化的情况及重要、典型的信访举报问题,反映给领导,为领导分析形势,作出决策,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提供依据。要做到全面情况定期反映,倾向性问题综合反映,重要问题专题反映,苗头性问题及时反映,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题件件反映。 第十四条 反映情况的主要方法 的问题: 摘要或写成专题综合材料,经分管领导审阅后,刊登《信访摘编》或《简报》,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本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领导提供信息,使领导了解党风廉政和党纪政纪状况,促进问题的解决。 容变化以及主要经验和做法等进行分析研究,综合整理,写成专题性情况或总结报告,经纪检监察机关分管领导审阅后,向本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反映。 第十五条 反映情况所依据的事实必须基本可靠。对刊登《信访摘编》、《简报》的材料,一般要与有关单位联系,进行初步核实。允许所反映的问题在情节上有出入,但事实不应严重失真。第四章 转办 移送本级案件检查、案件审理部门,或转交给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单位处理。 第十七条 转办的分级程序 及时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举、控告,应进行初步核实,需要立案检查的,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涉及常务委员会,经报告同级党的委员会后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信摘报后,经纪检监察机关领导批交案件检查部门办理,同时应向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直接调查处理。 的检举、控告,由该党员或工作人员所在的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调查处理;重要或复杂的问题可由区、县、局、总公司级以上纪检监察机关直接调查处理。 控告原信访件一并呈报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查工作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不需立案而被检举、控告人确有缺点错误的,由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责成被检举、控告人作出检讨或说明,或通过党内及行政领导进行批评教育。 果告知检举、控告人,听取其意见。匿名检举的问题,必要时可在适当范围内公布调查处理结果。 部门应予告知。 举报件,也可转所在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任命的主要负责人处理。严禁将信访举报件转给被检举、控告人处理。 被检举、控告人发《纪检公函》或《监察建议书》,请其说明之后,连同《公函》或《建议书》一并退回交办单位酌情处理。 件。 或改变原处理决定;负责将复议或复查结论或其他处理意见同申诉者见面并听取意见;负责对复议或复查结论仍然不服的申诉报请上级党组织审定等项工作。 党员、党组织对纪检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不服的申诉,由作出处理决定的纪检机关承办,或由作出决定的纪检机关请示批准的党组织办理。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程序的规定》中关于复查案件的审理程序办理。需要复 不需要复议或复查的,由承办的纪检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对申诉人说明理由,做好工作。 批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批准结案;需要改变原结论或处理决定的,应作出新的处理决定,并经原批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批准执行。如果复议、复查结论和决定是由原批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作出的,则不必办理上述批准手续。 什么是重要申诉,由上级纪检机关确定。 见面,听取意见。复议、复查的结论或决定,应交给申诉人一份。 复查的结论和有关材料一并报上一级党委或纪检机关审定。申诉人如果对审定仍然不服,按照党章规定仍有申诉权,但作出审定的及其下级党委或纪检机关不再受理其申诉。 纪政纪案件审理工作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转办意见和形式 一般性的问题,转办时用阅处或酌处;重要问题用查处或查处报情况;问题严重,性质恶劣,或问题虽然不大,但长期不办的信访举报件,转办用查处并报结果。查处报情况只需报告调查处理情况。查处报结果,须按第七章有关条款的要求上报。 处理。 理。 将反映的问题摘抄转有关单位处理。 出处理要求。第五章 督办 第十九条 督办就是对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并要求报告处理情况或结果的信访案件及信访举报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协同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对案件和信访举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使问题尽快得到处理。 第二十条 督办的范围 也未报查处情况或结果,或虽已上报处理结果但不符合要求,需要进一步查处或补报材料的。 第二十一条 督办案件的方法 第二十二条 督办案件的要求 成简要材料,由信访室负责人签阅后归入信访案件档案。 或纪检监察机关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同意后办理。 后办理。 应提出解决办法或派人下去帮助解决。 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常委会或主管领导研究解决。第六章 查办 第二十三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案件的查办范围,按本《细则》转办的有关条款办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时间性强、影响较大、易查易结的信访举报案件,应组织力量直查快办。区、县、局、总公司一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直查职能,按照多办少转的原则,多查办一些这类典型案件和疑难、久拖不决的信访举报案件。 第二十五条 凡转交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报情况和查处报结果的信访案件,逾期三个月以上经过多次督办无效,仍拖着不办的,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信访室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查处。 第二十六条 凡上级要求报查处情况和结果又移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和审理部门承办的信访案件,案件检查和审理部门结案时,将查处情况和结果抄送信访部门,由信访部门承办向上级报告查处情况和结果。 第二十七条 信访室案件承办人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者,必须回避,不得对检举、控告、申诉人歧视、刁难、压制。对于打击报复检举、控告、申诉人的,应严肃追究。 第二十八条 对如实检举、控告或反映情况的,应予以支持鼓励;对于检举、控告不完全属实的,除对不属实的部分予以解释说明外,对属实部分应予以处理;对检举、控告不实的,必须分清是错告还是诬告;如属错告,应查明原因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对被错告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错告者;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第二十九条 认定诬告,必须经区、县、局、总公司级以上党委或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第三十条 党纪处分申诉案件,按本《细则》转办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 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对党纪和政纪处分或纪检监察机关所作的其它处理不服的申诉,必须按照全错全纠,部分错部分纠,不错不纠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凡属冤假错案,不管是哪一级组织,哪一个领导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纠正。 第三十二条 党的组织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不得对检举、控告和申诉采取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态度,如果对党员、监察对象的申诉不认真复议、复查,和对冤假错案坚持不纠,对受理的检举控告不负责任,无故拖延不办,或为违纪者说情、开脱、予以包庇,都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必须追究责任。第七章 上报结果和案件审理 第三十三条 上报结果及要求 如情况特殊,案情复杂,不能如期报告,要向交办的纪检监察机关说明理由和办理情况。对于没有要求报告结果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也应及时调查处理,不得置之不理或敷衍塞责。 检举、控告案件要有: 不同意见,应附有承办单位对这些不同意见的说明。 分决定。 申诉案件要有: 由各区、县、局、总公司一级纪检监察机关自行规定。 的审查意见,加盖纪检监察机关公章。如用信访室名义,盖信访室公章,必须说明已经常委会讨论批准或主管常委、书记审阅同意。 第三十四条 审理结案报告 处理不当的,要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如果在重要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应由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作出决定;如果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理确有错误又坚持不改的,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作出决定,改变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处理结论。 复。第八章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十五条 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有下列权利: 诉,要求复议、复查。 的答复。 保护。 第三十六条 检举、控告、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 必须接受教育、劝告、直至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 有关规章制度及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要求。 第三十七条 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对其检举、控告过程中有下列权利: 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或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为其作证和辩护。 中央提出申诉;对国家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认定本人所犯错误事实、性质和所作处理决定有不同意见时,有权向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或上一级行政监察机关提出申诉。 第三十八条 被检举、控告人在党组织或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对其检举、控告过程中,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主动交待问题。如有隐瞒、诬陷、抗拒等行为须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 行为,须承担法律和纪律责任。第九章 信访统计及要求 第三十九条 认真填报信访情况统计表。信访情况统计是全面了解信访情况,为分析党风廉政、党纪政纪状况提供数据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这项工作。 第四十条 填写信访情况统计表的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数。 第四十一条 四项指标和两个达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据来信来访提供的线索立案查处的和上年度遗留控申案件数之和。 重信重访数和纪检监察职责范围外的信访数以及控申案件数。 访数。 第十章 信访案件材料归档 第四十二条 对检举、控告和申诉调查处理完毕后,承办单位、交办单位应按档案工作的规定立卷归档。 第四十三条 凡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信访案件,其办案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均由承办单位按照有关归档的要求办理。 第四十四条 凡属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求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报情况或查处报结果的信访案件,由上级立卷归档。信访案件立卷一般是一案一卷。 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和组织上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 说明。 第四十五条 信访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文书管理要求立卷归档。 第四十六条 信访档案保存期限 第十一章 信访文书工作 第四十七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室的文书工作由一位室领导分管,内勤负责办理文书收发、文书催办、印鉴和文印打字工作。 第四十八条 文书收发 报》、《摘编》、《要信摘报》、送阅件、交办件的批示;信访业务的来往函件等,一律由内勤或兼管文书工作的人员接收登记,然后转送有关承办人员或室、机关领导。 纪要和专题材料,统由内勤、文书收发人员以机要件登记发送。 监察机关等领导对《简报》、《摘编》、《要信摘报》、送阅信件的指示、办理意见的登记和转送工作。 第四十九条 文书催办 第五十条 信访室公章使用范围 作的通知;本室工作人员外出联系工作的介绍信。 要求的,要及时指出,必要时报告室领导。 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公章,按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公章使用规定办理。 第五十一条 文印打字管理 工作。第十二章 守则 第五十二条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人员守则 济工作和科技文化知识,全面提高素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信和接待来访,给群众以负责的答复,努力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把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公办事,不徇私情,实事求是,刚正不阿,伸张正义,关心群众疾苦,敢为群众说公道话。 别人,不回避矛盾,不强加于人,在合理、公正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和反映问题不实的上访群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爱,导之以规;进行批评教育时,不训斥,不挖苦,不讽刺,做到处理一件,教育一片。第十三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细则》是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和监察部关于《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的实施细则,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第五十四条 各区、县、局、总公司,高等院校纪检监察机关和市纪委各纪工委,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细则》的补充规定,报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备案。 第五十五条 本《细则》由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改。 检查机关信访工作细则》同时撤销。其他有关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规定,如有同本《细则》相抵触的,按本《细则》执行。 1993521()19911224()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1) (2) ()() () () () () () ()“” () () () () ()()5 (1) (2) (3) (4) (5) ()() () () “”() () () ()()()(1)(2)(3) ()() () () () () () () () () ()“” ()(1)(2) () () () () () () ()5() () (1) (2) (3) (4) (5) (6)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3) (4) (5) (1) (2) (3) (4) ()15(32)1213 () () ()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100 “” “” (2)=(/)×100 (3)=(/)×100 (4)=(/)×100 “” “”() () (1)A=(/)×100 (2)B=(/)×100 () (1) (2) (3) (4) (5) (6) (7) (8) () (1) (2) (3) (4) (5) (6) (7) () (1)() (2) (3) (4) (5) (6) ()(10—15) (1) (2) ()(3—5) () () () () () () ()1—2 () () () () () () () () () () () () () () () 199311119901018 第一条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颁布的《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的行为规范,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进行 一受理对党员、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检举、控告 二向同级党委、政府及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反映检举、控告和申诉的重 三承办上级和本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领导交办的检举、控告、申诉及其它事项。 四向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部门移送或向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交办和转 五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中的方针、政策和有关问题开展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并及时将调研成果 六搞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业务建设,拟定规章制度,实行目标管理。 七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总结推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经验;培训 八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的半年和年终总结及统计报表、案件、文书归档等项日常工作。 九协调和推动有关党组织和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好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有关党风廉政和党纪政纪方面 十宣传教育、疏导上访群众,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一坚持按照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处理问题。 二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重调查研究,重证据。处理检举、控告、申诉案件,必须做到事 三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对检举、控告、申诉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都要由承办单位纪检监察机关 四维护当事人特别是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及申诉人的民主权利。 五分级负责、分工归口处理检举、控告和申诉。 六解决实际问题同思想教育相结合。 第七条 区、县纪检监察机关要设置信访室举报站和接待群众的场所,公布有关规章制度和举报电话,配备专职信访干部不少于人;局、总公司和相当这一级的企事业单位纪检机关监察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信访室或配备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信访干部;区、县所辖街道、乡镇和市局、总公司所辖公司、厂级纪检机关监察部门要设专、兼职信访干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为党内外群众的检 一收到来信后,有条件的要将信件进行消毒处理。当日来信当日拆封,注意保护信封和邮票的完整。在左上角装订,信瓤在上,信封在下,然后在信的右上角加盖收信专用章来访者所带书面材料和举报件亦照此办理。 二承办人接信后要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进行分类、筛选,区别轻重缓急,对重要信访举 三阅信。承办人要认真细致地阅信,防止看错转错。 四对不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来信和举报件,单独建立登记本,简要登记后,按分级归 五摘要登记。属于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的来信和举报件,按写信者的姓名、单位、职务、住址、来信时间、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对来信的处理意见,摘要登记《来信卡片》见附表一;纪检监察范围外的填写《登记表》见附表二。对检举、控告类信访和举报,要写明被检举、控告人的姓名、职务、单位、 六拟办处理意见。承办人员对信访反映的一般问题酌情处理;主要问题提出拟办意见,由直接领导 七涉及党风廉政、党纪政纪的检举控告和党纪政纪处分申诉的问题,几经调查处理,但本人不服无理取闹者除外,反复来信来访一年以上者,视为信访老户,对信访老户每年要清理一次。解决信访老户的 八属于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批评、建议、询问的信件,重要的要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阅示。 一来访登记。接待初次来访者,须先问清反映什么问题,区分问题归属范围,属于纪检监察工作范围的,要填写《来访卡片》见附表三,纪检监察工作范围以外的填写《登记表》同附表二。 二对反映纪检监察工作范围外问题的来访者,要将反映的问题简要登记后,介绍其去有关单位或部 三接谈。 接待人员在接谈时,应先了解来访者的一般情况和上访目的,带有书面材料的,先审阅材料。 对来访者要认真接待,耐心倾听他们的检举、控告或申诉。为了弄清问题,谈话时可做适当引导。 四认真填写举报电话记录见附表四 一属于本级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范围需要处理的问题,要向来访者说明由本级处理,经本级纪检监察 二需转请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处理的,接谈后分别向有关单位发函转办。 三来访反映的重要问题,摘报后送分管领导阅示,按领导批示意见办理。 四来访者反映的问题比较紧迫,需要及时作出处理,应在请示分管领导后,通过电话或其他形式向 五对重复来访和结案后又来访者,应尽量由原承办人接谈。确有新的问题,原承办部门应予以复议 六对来访者向本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的批评意见,应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虚心汲取, 七对集体来访,应迅速摸清情况,报告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由分管领导出面接 一维护来访秩序是接待人员的职责之一。要注意了解、观察来访者的活动,及时防范、处理紧急和 二对少数无理取闹者,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直至交公安机关处理。对由于冤屈而采取过激行为 三接待人员要对来访群众进行遵纪守法、分级归口办信访原则的教育,要求他们遵守党政机关的工 一要信摘报。对重要的信访举报件,承办人要及时填写《要信摘报》单见附表五,提出拟办意见,经直接领导审阅后,及时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阅批。重要信访举报包括下列个方面 反映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较重要的问题; 反映本级和上级管理的领导干部的问题; 涉及社会安定团结或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 反映本级管理的一般党政干部比较严重的问题; 统战对象、知名人士、国际友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批评、建议或要求等。 二编写《信访摘编》见附表六或《简报》。将信访举报中反映的带政策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 三写出情况、总结报告。就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或一年的信访举报数量、基本情况、特点、内 四写出信访举报专题、结合情况调查报告。 第十六条 转办就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对应由上、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本级以下含本级案件检查和案件审理部门有关党、政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办理的信访举报件,转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或 一中央以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对中央委员会成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的检举、控告,应 二中央以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对同级党的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成员违犯党纪政纪行为的检 三对本条一二所列范围以外的党政干部违犯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属于哪一级党的委员会管理的党政干部,就由哪一级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处理的方法:由信访工作部门登记后直接移送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检查部门办理。重要的问题,应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直接调查处理。不属于本级党委管理的党政干部的重要问题,信访部门登记、要 四对一般党员、行政监察对象指工人、农民、战士、学生中的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中一般工作人员 五中央以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对同级党的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的检举、控告,必须将检举、 六对党员、党组织或监察对象的检举、控告,需要立案检查的,分别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 七对检举、控告的问题作出处理后,由承办的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将处理结 八当检举、控告人询问其检举、控告材料的受理转办情况时,受理转办的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举报 九问题简单、情节轻微,又不涉及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任命的主要负责人的检举、控告信访 十需要被检举、控告人作出书面说明的问题,要隐去检举、控告人的姓名,将所反映的问题摘要向 十一上级指定不要下转的信访举报件,应不再往下转,或隐去检举、控告人的姓名,转原件的摘抄 十二对时间性较强的信访举报件,应先与有关单位电话联系,信访举报件随后转去。 十三党员、党组织对所受党纪处分不服的申诉,由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承办。原批准处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已经撤销的,由申诉者现所在的相当于原批准处分的一级党委或纪检机关承办。这里的承办是指:决定是否复议或复查;直接进行复议或复查;或责成决定处分的党组织复议或复查;批准维持 十四对党员、党组织的申诉,需要复议或复查的,按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及 议或复查的申诉,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该申诉指的是已经批准的党纪处分或已经实施的纪检机关所作的其他组织处理。该申诉是当事人受党纪处分或纪检机关所作的其他处理后的初次申诉并有一定理由。 十五经过复议、复查,如果原结论或处理决定是正确的,应作出维持原结论或原处理决定,并报原 十六重要的申诉,上级纪检机关可以直接复议、复查,也可以责成有关党委或纪检机关复议、复查。 十七对申诉的问题复议、复查后,由承办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将处理意见或复议、复查结论同申诉人 十八申诉人如果对复议、复查结论仍然不服,由批准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将申诉人意见,以及复议、 十九行政监察对象的申诉,实行复审、复核终结制。具体按照《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党 二十来信的内容对领导机关无参考价值,也无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或无法查询转办的,予以暂存。 一转办时所提处理意见一般有种:阅处、酌处、查处含复议、复查、查处报情况、查处报结果。 二转办常用的形式有六种: 统转。是将不由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的信访举报件,多件集中统一转给有关主管单位或部门处理。 单转。是将涉及党风廉政、党纪政纪等方面的信访举报件,单件转给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其他单位 函转。是将比较重要的信访举报件,拟函转办,要求报告处理结果。 分转。是将一件反映的问题涉及几个单位或部门的来信,或复印或摘抄,分别转有关单位或部门处 摘转。对反映比较重要的问题,而又涉及写信人的直接领导,确需转办时,要隐去写信人的姓名, 面交。是将信访举报件当面交给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同志处理,并提 一凡转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并要求报告查处情况或查处结果的信访案件,逾期三个月未说明原因, 二虽未要求报告查处情况或结果,但重复来信来访三次以上,处理结果不清楚的。 三久拖不决和推诿不办的。 四领导同志批示需要尽快查处的。 五其他需要了解查处结果的。 一打电话或发催办函催办。 二将积案、老户名单及问题摘要转交有关纪检监察机关催办。 三调卷审查,提出协商意见。 四请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部门、单位来人携卷汇报协商。 五派人与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或部门、单位会商、协商办案。 六向有关党委、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催办。 七转达领导同志对案件的批示或要求。 八通报各单位信访案件办结情况。 九有针对性地跟踪检查信访举报件的调查处理情况和结果。 一凡督办、协商过的案件,承办人要及时将督办、协商情况记录在《来信卡片》或登记本上,或写 二需要请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携卷汇报或调卷审核的案件,由承办人提出具体意见,经信访室负责人 三需要下去督办的案件,承办人提出督办意见案件简要情况、协商意见等,经信访室分管领导审阅 四对上级交办的信访案件,在查处中遇到困难,要求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助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 五对于督促多次,仍然拖着不办的案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室及其工作人员可以提出意见提交 一凡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求报告查处情况或查处结果的案件,承办单位一般应在三个月内查结上报, 二上报检举、控告案件查处结果和党纪、政纪申诉案件复议、复查结果,必须具备下列材料: 原信访件。 调查报告和处理结论。 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调查处理结论的意见。如果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提出 如果被检举、控告人确有错误,有关组织已令其检讨或给予处理,应附有本人检讨或处理情况及处 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原信访件。 原处分决定、复议结论或复查报告及结论。 申诉人对复议或复查结论的意见。如果申诉人提出不同意见,应附有承办单位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 呈报机关审查的意见。 三上报材料的份数:市纪委下转中纪委要求报告查处情况或查处结果的案件,上报材料式份中纪委份、市纪委份;市纪委要求报告调查情况或查处结果的案件,上报材料式份;市纪委向中纪委信访室上报案件材料式份。各区、县、局、总公司一级纪检监察机关向下级要结果的,上报份数 四上报查处情况或结案报告,一般应用纪检监察机关名义;签署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案件查处结果 五凡向中央纪委、市纪委上报的结案报告都应按正式公文格式打印。 六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结案材料,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以要求下级纪检监察机关补报或重报。 一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或有关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上报的调查处理结果,要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字要求认真审理。对处理正确的要及时结案;对 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呈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案件的结案报告,是属于备案性质的,一般不予批 一对党员、党组织或对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章、党纪或政纪的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二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对所受党纪、政纪处分或纪检监察机关所作出的其他处理不服,有权提出申 三提出检举、控告、申诉后,在一定期限内得不到答复,有权向受理机关提出询问,要求给予负责 四有权要求与检举、控告案情有关或有牵连的承办人员回避。 五对受理机关及承办人员的失职行为和其它违纪行为,有权提出检举、控告。 六检举、控告、申诉人因进行检举、控告、申诉,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要求受理机关给予 一对所检举、控告、申诉的事实的真实性负责。接受调查询问时,应如实提供情况和证据。如有诬 二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遵守控告申诉工作的有关规定,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如有违犯, 三检举、控告、申诉人必须接受党组织、国家行政机关的正确处理意见,不得提出与党纪、政纪和 一对被检举、控告的问题有权进行说明解释。 二党的基层组织或国家行政机关讨论决定对被检举、控告人的党纪或政纪处分或其它处理时,本人 三有权要求党组织或国家行政机关将检举、控告问题的调查处理结论同本人见面。 四对党组织认定本人所犯错误的事实、性质和所作处理决定有不同意见时,有权向上级党组织直至 一配合党组织或国家行政机关查清被检举、控告的问题,如实提供情况和证人,接受检查和询问, 二对所犯错误,必须正确对待,认真检讨,接受处理,不得违反组织决定。 三尊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员的权利和职责,如有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和承办人员的 一每月初都要认真填好信访情况统计表,按时上报,做到及时准确。 二信访举报数字统计到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具体要求按中纪委、监察部有关规定办理。 三信访三无数,系指在上年度和本年度期间内,无信访积案,无信访老户,无越级上访户的基层 四上报此表要在单位名称上加盖纪检监察机关公章,无信访的单位要注明无信访。 一中央纪委在第三次全国纪检信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控申案件当年结案率当年结案数当年承办控申案件数% 当年结案数是指当年承办控申案件中已于当年结案的案件数。 当年承办控申案件数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承办的上级要结果的、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向下要结果的及根 控申案件按期结案率按期结案数当年结案数% 控申案件优质结案率优质结案数当年结案数% 信访问题当年办结率当年办结信访数当年受理信访数% 当年受理信访数是指上级交办的、本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受理的及上年度遗留信访数之和,不包括 当年办结信访数是指当年受理的信访中当年取得办理结果或通过工作使信访人终止信访活动的信 二市纪委在第四次北京市纪检信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达标覆盖率的计算方法: 达标覆盖率已达标的乡镇街道纪检机关数乡镇街道纪检机关总数% 达标覆盖率已达标的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纪检机关数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纪检机关总数% 一检举、控告信访案件立卷必备材料包括: 原信访件或来信摘要件。 批转函公文及底稿。 调查报告和组织处理结论。 检举、控告人和被检举、控告人对查处结果的意见以及承办单位组织对其不同意见的说明。 对被检举、控告人组织上已令其检讨或给予处分的,应附有当事人的检讨材料或处分决定以及当事 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立案机关同意结案的审批意见。 与案件有关的批示、电话及会议记录等有关材料。 二申诉案件立卷的必备材料包括: 申诉人原信访件或来信摘要。 批转函公文及底稿。 原处分决定和复议或复查报告及结论。 申诉人对复议、复查结论的意见。如果申诉人提出不同意见时,应附有承办单位对这些不同意见的 呈报机关的审查意见。 立案机关同意结案的审批意见。 与案件有关的批示、电话和会议记录等有关材料。 一永久类: 历年信访工作的公文、会议材料、信访登记卡片或登记表、本等。 报上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案件。 同级党委常委及本级纪委书记批示的重要信访案件。 党纪、政纪处分申诉案件。 重要、突出的典型案件。 同级党委管理的干部重要问题的查处材料。 二长期类年: 同级党委管理的干部一般问题的材料。 下级党委管理的干部重要问题的材料。 三短期类年:其他党员、行政监察对象一般问题的材料等。 四留存的重复信和无处理价值的信,保存一年后销毁。 五信访档案材料需要销毁时,要经本级纪委主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批准。 六区、县、局、总公司一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档案保存期限,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一本级纪检监察机关各检查室和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回报的信访案件查处情况和查处结果,领导对《简 二信访工作中形成的上报下发材料,包括信访简报、要信摘报、转办函、送阅件、工作总结、会议 三内勤或兼管文书收发人员,根据室或机关领导的要求,及时做好文书统计;做好本级党委、纪检 一外部催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室内勤或兼管文书工作人员,根据本机关的具体规定,对上级、本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求报告查处情况或查处结果而未报的信访案件,每年列表集中催办次。 二内部催办:送请领导阅示的信访件、《摘编》、报告等材料,及时提醒有关人员抓紧办理。 一本室公章只限与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洽商处理信访问题的函件;催办信访案件的函件;本室业务工 二来信来访专用章用以转办信访件;给信访人复信。 三使用信访室公章须经本室主管行政工作的室主任核准。 四公章由信访室内勤或主管文书工作人员保管,要严格履行公章使用登记手续,如发现不符合用印 五严禁在空白纸上盖公章。 六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案件查处情况或结果以及超出信访室职权范围的业务联系事项,应使用 一信访室需打印的《摘编》、《简报》、各种报告等材料,须经室主任、主管常委或书记批准。 二打印材料由信访室内勤或主管文书工作人员送打字室打印,并负责协助承办人校对、取件、分发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纪检监察业务和信访工作知识,学习经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树立坚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处理群众来 三模范执行党的践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原则,秉 四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单位联系工作,催办案件,研究问题,要出以公心,平等协商,尊重 五严守机密,不向无关人员泄露信访件的内容和案情。 六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纪、政纪条规,过细地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对坚持过高要求 第五十六条 本《细则》自年月日起施行。年月日制定的《北京市党的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