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 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 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一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 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 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 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 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一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得 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 会稳定、一统天下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祭祀先人 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 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 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 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 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 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 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 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引导后人 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 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 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一道德”性的, 而且是“伦理一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

腾讯文库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