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张板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张板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

(节选自王衍军编著的《中国民俗文化》,有删改) 福建省泉州市张板中学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1 4.下列关于“冬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有些地方过冬至节像过年一样隆重。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B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节,又称冬节。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在公历12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 C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元旦,那一天很热闹,因此在今天的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 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 一岁”的说法。 说法,过冬至像过年一样隆重。 D中国改行夏历后,冬至的地位下降了。汉朝时,冬至变成了“冬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改为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一年的第一天,所以要隆重庆祝。据传周代时冬至日是新年 “亚岁”。 元旦,那天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中国改行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汉朝时,冬至成了“冬节”,魏晋南北朝时又改称“亚岁”。今泉州一带 () 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所以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 A泉州一带冬至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敬门神。 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水饺,江浙一带则吃汤圆。苏州人过冬至节 B冬至应节食品全国各地不太一样,西北一带的人多吃水饺,江浙一带的人多吃汤圆,北方人吃馄 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 饨。 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C泉州人冬至节吃丸,称为“尾丸”,这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泉州一带冬至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 D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 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 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以前,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 ) 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 A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节日都与祭祀相关,冬至节祭祀祖先,以示不忘自己的“根”,在中 儿,取“浑”与“屯”之音,称为“馄饨”,希望把他们吃掉,过上太平日子。据说最初制成馄饨是 国一直世代相传。 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一直流传至今。 B因为羊肉和狗肉有壮阳补体的功效,而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所以,北方民间至今仍有冬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 至进补羊肉狗肉的习俗。 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 C“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冬至所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用祭祀和互赠 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 亲朋。 “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D苏州人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分为有馅的大粉团和无馅的小粉圆两种。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 中医认为羊肉和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 参考答案: 九层糕祭祖的传统,即用糯米粉捏成鸡、鸭、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 4.C 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早晨,聚在祠堂中依照长幼之序,一 5.C 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祖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 6.A 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 4. “根”。

腾讯文库福建省泉州市张板中学2021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