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教育理论论文
“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_教育理论论文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校本教研;学期课程统整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层面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和教师创造性地开掘和培养,在于如
“学期课程统整”的功能及其实施探析_教育理论论文 [关键词] 新课程;教师;校本教研;学期课程统整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学校层面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和教师创造性地开掘 和培养,在于如何将有关的课程理念物化,在具体的课堂中成为活性化了的教学资 源。从我们近三年来进行的“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主动推进二期课改”的项目研究分 析,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教师开展“学期课程统整”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运行的重 要环节,是实现这一境界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学期课程统整”的含义和功能 “学期课程统整”不是对现有学科加以归并,形成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的 含义是指“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把一个学期作为基 本时间段,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他的多种相关的资 源,根据 科学 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 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1]。其中,多 种相关的课程资源,可以是其他多种版本的教材、可供 参考 的教案、练习或习题 等;所谓系统而集约化设计,就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通盘考虑,梳理出知识 点和教学重点难点,以某一脉络或线索加以系统明确的呈现。因此,学期课程统整 首先是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统整,在此基础上再合理地进行学科内部的拓展性、探究 性内容的统整,同时适度地进行跨学科的和课内外的统整。通俗地讲,这个过程是 教师从课程开发的角度,在具体课时方案设计之前安排的先导性宏观教学设计活 动。它让学校和教师站在比较高的层面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探索。 显然,实施“学期课程统整”具有多项功能:首先,促进教师树立起正确的课程 角色,具有激活内需,开发潜能和提升思维境界的作用。其间,能有效地帮助教师 克服课改中被动依赖的痼疾,进一步确立基层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主动应对 和推进课改;第二,进一步打通新课程实施的通道,促进新课程的推进落到实处; 第三,驱动教师的有效学习和校本教研的展开,比较好地改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 善质疑、不善表达、不愿自我揭短的现象,在探究多种课程元素,形成聚变式统整 (多种课程资源,经中和性结合产生全新的教学资源)效应中能提升校本教研的实 效。此外,开展“学期课程统整”还有利于变革学校课程的管理方式,为形成新课程 实施中有效的学校课程运行机制奠定基础。 二、学期课程统整的实施 学期课程统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一所学校而言,关键需要做好三 个层面的操作,实现三者的整体互动。 (一)教师个体层面 学期课程统整的基本思想,使教师成为课程实施进程中的调控者和适度的创生 者,它所衍生出来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问题,考验着教师学科和教学知识的积淀以及 系统思考能力,也关系到有关学科统整指南的科学性、实践指导性。因此对于教师 个体而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做到: 把握整体。就是深入理解课标精髓,分析自己学校和年级学生的现实状况,确 立统整的基本操作线索。以教师对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把握为例,在编制“统 整指南”过程中,以怎样的线索串联?初期教师一时比较模糊,往往纠缠于具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