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北京冬奥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如果说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是巧合,那么用中国特有

2022-2023 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二 (上)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如果说开幕当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是巧合,那么用中国特有的二十 四节气作为开幕式倒计时则是神来之笔。 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的结晶。 先民们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变化规律,有序组织农事生产,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早在先秦时期,先民们已经先后确定“二至"(日影最长的冬至、日影最短的夏至)、 “二分”(春分、秋分),初步形成四季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四立”(立春、立夏、立秋、 立冬),确定了二十四节气主干“四时八节”。至秦汉时期,《淮南子》已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其 名称与顺序沿用至今。 我国当前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其中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的是太阳运行规律,能够直观反 映四季变化:阴历(也叫太阴历)则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制定,反映的是月亮的阴晴圆缺。阳历与 阴历配合使用就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便是阳历算法,反映的是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与排 序大有学问: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季节、气温、降水甚至物候等变化,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行动指南。 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四季的不同阶段;小暑、大暑、处暑、 小寒、大寒反映气温之变;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降水量的多少;惊蛰、 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动植物等随节候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节气命名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中自然哲学的辩证思想,是中国哲学的生动实践。比如,“二至”中的“至”意为极,反映的是太阳 直射点运行至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达到极值开始转折的自然现象,实质上正是物极必反 辩证思想的体现;而“二分”是昼夜平分线,之后昼短夜长变为昼长夜短,或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反映的是阴阳交替。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至今流传着“冬至到,吃水饺”“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春分日,不少人 沿袭“春分到,蛋儿俏”的习俗,挑战“竖鸡蛋”的游戏;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传承至今 的两大礼俗主题。节气与节日、民俗等共存,保持着紧密联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冬至等节气已经有 了节日的内涵,承载着不同地域的习俗信仰、饮食风尚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茴 族赶秋、壮族霜降节等已经成为重要节日C 节气与节日的碰撞,不仅平富了节气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深入人心, 这为二十四节气彰显时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 2018 一一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设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在秋分日,

腾讯文库2022-202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