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文本研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诗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古体诗和近体诗,鉴于本册书上己有《诗 经》和《唐诗二首》,课外诗词重点以两首词为主,感受宋词的特点及两位诗人的傲然风骨。二、 创意说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文本研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八首诗词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古体诗和近体诗,鉴于本册书上己有《诗 经》和 《唐诗二首》,课外诗词重点以两首词为主,感受宋词的特点及两位诗人的傲然风骨。 二、创意说明: 诗词距离学生较远,但它的韵律和节奏没可以打通时间的隔阂,设计以“朗读”为主线 的课堂活 动,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感受词的特点,词 人的风骨。 三、活动组织 1 、解题导入 卜算子是词牌名,“寓居”在古代指寄居他国的官僚贵族;后泛指失势寄居他乡的地主 绅士官员 等人。 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在黄州。这种蝶变是在黄州完成的。 苏东坡 433 在黄州只有短短年多时间,住了 个地方,定惠院、临皋亭、南堂。按照个住处, 归纳了苏东坡 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第一阶段(定惠院阶段)痛苦孤独,第二阶段(临皋亭阶 段)自省彻悟,第三 阶段(南堂阶段)超越旷达。此词是作者刚从“乌台诗案”里解脱出来, 只身到黄州时所写。抒发了 从政失意而寂寞孤独的情愫。 2 、自读诗歌,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词,感知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 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 、再读诗歌,领悟词中的孤独。 找出词中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月一一缺,桐一一疏,漏一一断,人一一幽,鸿一一孤,枝一一寒,沙洲一一冷。 上片营造了残缺之月,疏落孤桐,夜深人静,幽人徘徊、孤鸿盘旋的孤寂、清冷的氛围,传 达出诗 人孤独痛苦的感情。下片用“惊”“省”“拣”“寂”“寞”“冷”等词语描绘出孤鸿飘 零失所, 惊魂未定,寂寞寒冷的形象。 4 、三读诗歌,读出高洁的志趣。 虽惊魂未定,梦寐惶恐,然惊鸿“拣尽寒枝不肯栖”,体现了什么? 表现了作者面对挫折和苦难仍然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肯同流合污的人格之美。 510802 、这首词写于年月。苏轼刚到黄州,“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 庶几免矣/有孤独,也有自喜,也有自赏。 齐读《卜算子》,读出情感变化:孤独 ------ 伤感 ---- 赞叹。 用“诵读法”学习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1 、读梅:朗读,读出自己理解到的诗词的感情。 2 、品梅 概括梅花的形象,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是一一的梅花 因为它一一(预设: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谦逊无私、胸怀广阔,志 向高远,

腾讯文库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