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2.1 &ldquo
“” 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内涵认识的深化:以四个现代化为重点,实现 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1 “”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现代化的建设内容并不仅限于工业化;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是 “ 包含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由此,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工业化 ”“” 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过程。 2.1.1 “”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 “”19576 四个现代化的提出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早在年月中共中央财政工 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第一个五年的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国民经济有了一定恢复,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了基本好转以 1953 后,中共中央于年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时提出:在革命胜利后,我们要 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一个富强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就要实现国家 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使我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自己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 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 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在这里,毛泽东和党中央已经提出了要建立现代化的 1954 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和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等目标。在年召开的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 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穷。 19572“ 年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提出要将我国 ” 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化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首次将 “” 现代化科学文化列入现代化的目标之中,表明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有了新 19591960<> 的发展。年底至年春,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中提 “ 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 ” “” 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表述四个现代化的概 1963“” 念。而周恩来年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则将四个现代化 的思想表述得更加明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 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611964 经过自年至年的一系列调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工业和农业、工业内部的关系 比较协调了,工业支援农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呈现出全面复苏的繁荣景象,基本上校 1964 正了偏离的现代化航向。此时,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党的现代化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 1220196514 年月日至年月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根据 毛泽东的建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想,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 1980 开始,第一步在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 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 整地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它标志着我党对现代化内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1.2 “” 四个现代化的实质 “”“” 四个现代化所显示的仍然是赶超型的战略基调,但是它反映 “” 了在特定经济条件下,中国的现代化本质必然是对一个目标明确的追赶过程。 “” 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尽管也不尽完善,但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体现了党对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