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陋室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铭”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2、分析本文修辞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客观看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铭”这种文体,掌握文言常用实词。 2、分析本文修辞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客观看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交友现 象,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 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 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 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 二、 知识链接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见PPT) 3、“铭”文的特点: 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 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读来朗朗 上口,极富音韵美。 4、托物言志写法: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 “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 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 初读课文。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