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中洲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中洲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张应是序号主张

D 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中洲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 2021 析 3.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约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 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恤农民。这表明 1. 辛亥革命之后的10年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化的时期,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想观点。表中空白处的主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张应是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参考答案: 序号 主张 C 1 民主共和 年月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 4. 198811 2 提倡国货 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 …… 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 3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4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C B 5. 1950年8月,德法两国的300名青年人聚集在国界,用烧毁界桩的方式来反对欧洲民族国家的隔 试题分析:据题干可知,材料中的思潮都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1919 阂。欧洲打破“隔阂”逐渐走向一体化,起步于的建立。 年五四运动的口号,故这一思潮出现的时间是1912-1919年。A是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A.欧洲共同体 C、D都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是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办学方针,符 B.欧洲经济共同体 合题意。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D.欧洲煤钢共同体 明端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 2. 参考答案: 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这时期 答案: C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分析: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烧毁界桩应是希望打破两国隔阂,避免战争的再次爆发,1951年欧 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故D项正确;A项是1967年,BC项是1957年。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1950年这一时间点。 6. 我国的南北分界自古是淮河跟秦岭一线。据美国学者贾志扬统计,唐代科第人物北方占绝对优势, 参考答案:

腾讯文库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中洲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