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的保护
保护滇金丝猴的对策 滇金丝猴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740-830mm,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510-720mm,但比较粗大。身体背面、侧面、四肢外侧,
保护滇金丝猴的对策 "" 滇金丝猴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 740-830mm510-720mm ,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但比较粗大。身体背面、侧面、四 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颈侧、腹面、臀部及 “” 四肢内侧均为白色 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体长 740-830mm510-720mm ,尾相对较短,略等于体长,约,但比较粗大。身体背面、侧面、四 肢外侧,手、足,和尾均为灰黑色。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颈侧、腹面、臀部及 . 滇金丝猴 四肢内侧均为白色头顶有尖形黑色冠毛,雌性个体较雄性小。眼周和吻鼻部青灰 色或肉粉色,鼻端深蓝色。毛色比较单调,背、体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棕灰、灰黑色,毛 23 长达厘米;喉、颈、上肢内侧、臀部为白色,胸部乳白,腹部橘黄色。 滇金丝猴 绝大多数现生灵长类都生活在被人们称为动植物王国的热带雨林之中。那里气候温暖、 食物丰富,大自然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因此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专家学 者,一提到灵长类,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四季常绿的热带雨林上。可是,在我国滇藏交界 处的雪山峻岭之颠的高寒森林中,却生活着一种罕为人知的珍稀灵长类。这就是我国特有的 — 世界珍奇滇金丝猴。 它们具有一张最像人的脸,面宠白里透红,再配上它那令当代妇女追求的美丽红唇,堪 称世间最美的动物之一。此外,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猴子,体重可达三十来公斤,且生态行为 极为特殊,终年生活在冰川雪线附近的高山针叶林带之中,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不 “ 下到较低海拔地带以逃避极度寒冷和食物短缺等恶劣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作物也总是秋毫 ” 无犯,因而是灵长类中最有趣的物种之一。 在动物系统分类上,它隶属于灵长目、猴科、金丝猴属。该属是现生灵长类中极为引人 注目的一个类群。它在系统发育上处于旧大陆猴与猿之间的特殊分类地位。故金丝猴研究对 于人们认识和了解人类自身的进化历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金丝猴属中的四个物种(包括:川金丝猴、黔金丝猴、滇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都已 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单之中。其中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都是当今世界最 25 濒危的种灵长类物种之一。这四种金丝猴当中除越南金丝猴仅分布在越南北部外,其余 “” 三种均为我国大陆特有分布种。因此,均应视为中国的国宝。 1871 有关滇金丝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以前。年,一个名叫大卫的法国人根据 1890 传闻报道了这种当时尚未科学命名的动物的存在。年冬季,两名法国人即索利和彼尔 特在德钦县境内组织当地猎人捕获七只年龄性别不同的滇金丝猴,将其头骨和皮张送到巴黎 -18971898, 博物馆。法国动物学家米尔恩爱德华于和年两次对这一物种给出其科学描述并 ,, 正式命名。但从那以后这一神秘的动物查无音信人们还以为它早已绝灭了呢! 1960,8 我国科学家对滇金丝猴的研究是年以后开始的当时在云南德钦县收集到张滇 金丝猴皮才证实了它的存在。但真正对它的实地科学考察则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次 才首次获得三个完整的标本,从而揭开了它那神秘的面纱。 1983 从那以后,滇金丝猴保护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于年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 — 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而拉开了对这一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行动序 幕。近来又先后成立了西藏红拉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行动极大地推动了滇金丝猴的保护,再加上近二十年来我国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科研 努力及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其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得到了世人的认可。特别值得一提 1999 的是:自它成为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吉祥物之后,滇金丝猴的知名度急剧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