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试题(2)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下拉荷载— 软弱地基—局部倾斜— 复合地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条件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 下拉荷载软弱地基 —— 局部倾斜复合地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 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条件确定;而柱下 钢筋砼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则应根据( )条件确定。 2. 水平受荷桩通常可根据桩的( )分为刚性桩和柔性桩两种。 3. 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可细分为()和()两种。 4. 按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时,为了使试验能真实反映桩的实际情 况,要求在( )土的间歇时间不少于10天、( ) 土不少于15天及( )不少于25天。 5. 桩基础按承台位置可分为( )桩基础和( )桩基础 两种。 6. 砂桩的主要作用是( ),砂井的主要作用是 ()。 7. 沉井施工水很深时,筑岛困难,则可采用( )沉井。 8.根据基础的受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砼基础称为( ),而把钢 筋砼基础称为( )。 9.桩按设置效应通常可分为( )桩、( )桩及( ) 桩三种。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简述理由。每题2分,共10分) 1. 桩端嵌入岩层深度大于0.5m的桩称为嵌岩桩。 () 2. 进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时,应该考虑基础台阶宽高比的限制。( ) 3. 群桩效应使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降低。 () 4. 砂土液化是由于动水压力(渗流力)作用引起的。 () 5. 桩的抗拔承载力仅取决于桩土之间的摩阻力与桩身自重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