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打工族创造的无形资产    陈耀明在四川、贵州等地的一些偏僻小镇上,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打工族创造的无形资产陈耀明 在四川、贵州等地的一些偏僻小镇上,很多小商店都挂着这样的牌子:“代办到东莞 (长安、厚街)直通大巴,×日发车”、“代办到中山(经南海、顺德)直通车,×日入 粤”……同时,这些小镇的店铺有不少打着“广式”招牌:“粤美发廊”、“穗雅时装 店”、“深圳西饼屋”…… 由此不难发现打工大潮对内地的影响,沿海文化对内地的辐射。然而,“打工潮”的 意义不仅于此。 人口流动是由种种落差造成的。然而,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莽撞地闯进城市之后,却在 不自觉地缩小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以及地区差别。这些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的农村剩余 劳动力,为中国城市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积累。同时,这些农村 剩余劳动力资源在城市实现了巨大的商品价值,为中国农村发展第一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 本积累。 以东莞为例,这里的打工仔打工妹去年汇往家乡的资金达86亿元,平均每天2300多 万元。 四川省(含当时的重庆市)去年收到出省打工族汇款202亿元,相当于全省全年的财政 总收入。其中一些县的汇款数倍于全县的财政总收入。 事实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打工潮”到“创业潮”的历史跨越也已经清楚地表 明:沿海地区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不仅仅是解决了几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也不仅仅是寄回了几百亿劳务收入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培养了一代 人! 中国目前有流动人口8000万,其中青年人口为6000万,平均年龄是23.4岁。从这 个意义上讲,“打工潮”堪称又一次“青年大迁徙”。 中国的上一次青年大迁徙是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运动,迁徙总规模为1800 万人。 然而,打工青年却比插队青年幸运得多,打工青年在发达的城市呼吸着商业文明的气 息,感应着工业文明的熏陶,体验着竞争时代的冲击,接受着市场经济的洗礼。这几乎是

腾讯文库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