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复习教案 岳麓版

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课程目标:掌握第四单元的基础知识。2、理清第四单元的基本线索。批注:复习重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原因和意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和影响;北民南迁;江南经济

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 课程目标: 1、 掌握第四单元的基础知识。 批注: 2、理清第四单元的基本线索。 复习重点: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原因和意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和影响;北民南迁;江南经济的发展;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复习难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为何一胜一败;如何正确评价曹 操;北魏孝文帝为什么改革;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埋藏 的政权更替;鉴赏三国两晋升南北朝时期的艺术。 教学用具:PPT 教学方法:知识结构图示归纳法、表格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 过程: 一、师生一起回顾第四单元的基础知识 1、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实力最强大的军事集 团,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 立的基础。 3、220年,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建蜀, 定都成都;222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30年,吴 国将军卫温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4、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 羯、氐、羌(“五胡”) 。 5、386年,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 流域。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演变为北齐、北周,这五个朝代统 称为北朝。 6、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尖锐,人口大量南迁。南迁 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益州、荆州和扬州地区,其次是闽江流域和岭 南地区。 7、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史称刘宋。此后南方160多年 间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8、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纺织品最多的地方。建康、江陵是 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中心。随着南方的开发,南 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9、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①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的7 位数,比欧洲早1100年。 ②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③北魏郦道元的《水 1

腾讯文库七年级历史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