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地之子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地之子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地之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中土地的象征意蕴。 2、体

地之子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地之子导学案(人教版高一选修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地之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领会诗歌中土地的象征意蕴。 2、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现代散文家。号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他出生 於王姓的农家,因家境贫寒,从小过继给舅父,改姓李。少年时代, 一面读书,一面做些农活。1923年,到济南进山东第一师范学校,与 朋友组织书报介绍社,曾因介绍中国进步文学与苏俄作品被捕入狱。 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1930年前后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北 大毕业后,回济南在中学任教。1936年,与卞之琳、何其芳合写的诗 集《汉园集》出版,以“汉园三诗人”著称。但他写得更多、成就更 高的,还是散文。抗日战争之前,创作了3本散文集:《画廊集》 (1936)、《银狐集》(1936)、《雀蓑记》(1939)。这些作品或回忆童 年故乡生活,或描写倍受折磨、无路可走的人物,或抒发对黑暗现实 的不满和对光明前途的追求。文风朴实、自然、真挚,呈现出恬淡静 美的气氛。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流亡於西南各地,先后在一些中学 和大学任教,并积极参加抗日斗争和爱国民主运动。随著生活变迁和

腾讯文库地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