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简易版说课稿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教学内容本框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从这一框开始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教学内容 本框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个框题。 从这一框开始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矛盾。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 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一框共有两目,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二、学生分析 “矛盾”一词对高二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矛 盾”,并且时常要解决一些“矛盾”。陌生的是哲学上的矛盾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的抽象、 概括、总结,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 鉴于学情分析,在设计时力求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 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运用探究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要求学生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和知识迁移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含义、理解辩证关系、运用关系分析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 能力;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定“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仰。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矛盾的概念;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六、教学过程 1、矛盾的含义 请学生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思考如何故事里的人为什么不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请学生列举关于矛盾的例子。 意图:矛盾概念比较抽象、难懂,因而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 体的方法,并用大量的事例分析以突破重点。 2、矛盾的同一性和特殊性 (1)出示材料:课文漫画“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问学生如 果是他们自己,敢烧吗?从而得出矛盾双方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 然后进一步分析善恶、有无、难易等词如何相互依存又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从而得 出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层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