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精品] 得民心者得天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前言:在荒乱的年代里,人们渴望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人们渴望繁荣。在繁荣的年代里,人们渴望文明。今天,人们渴望发展,寻求致富之路。农民,在中国这是一个拥有近8亿人口的集体。长期以来,他们
得民心者得天下 前言: 在荒乱的年代里,人们渴望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人们渴望繁荣。在繁荣 的年代里,人们渴望文明。今天,人们渴望发展,寻求致富之路。 农民,在中国这是一个拥有近8亿人口的集体。长期以来,他们不辞辛劳, 辛勤耕耘,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日趋暴露其自身的 诸种弱点,以至于农业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党中 央不得不把“三农问题”提上日程。学生作为一名农家孩子,接触到的是地地道 道的农民、农业和农村,不敢妄谈其他,只是对“三农问题”以及所涉及到的一 些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者,人民也。在中国,农民这个集体一近8亿人 口,占了人民的绝大部分,富民自然就必须先富农民。没有这近8亿人口的富足, 中国的富民只能是奢谈。 汉文帝曾讲过“农,天下之本也”。他扶植农桑,鼓励耕种,甚至亲自下 田劳作,终于使原本民生凋敝的大汉王朝出现了民富国强的“文景之治”。唐太 宗亦曾有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念,重视农业,发展农桑,终于赢 得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纵观历史,历代明君, 没有不把农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历朝盛世,没有不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推动 的。时至今日,虽然,因科技发展给整个社会格局带来了很大变化,但学生认为 至少有一条是不变的:民富才能国强!正因为如此,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绝不可 荒废。退一步说,只要中国这近8亿人口还要依靠土地生存,“三农问题”就应 该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国家发展各种问题中的问题。在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 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的问题,永远都不是可以轻视的问题。 先说农业。应该说农业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假如农业搞好了,自然就 有钱搞农村建设了,有关农民的许多问题也将不成为问题。但是搞不好,就是大 大的问题。就在十年前,在中原这片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土地上,农民耕地普遍使 用的是牛拉的曲辕犁,曲辕犁是两千年前的唐朝人发明的,效率低且笨重。作物

![[实践报告精品]](https://wkimg.docs.qq.com/img/oODqgtPcYRrBJYnsZYdV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