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词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其中道理不言自明,就像建大楼离不开砖瓦一样。词汇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其中道理不言 自明,就像建大楼离不开砖瓦一样。词汇学习贯穿英语学习的始终,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环节, 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译等诸项技能的提高。 事实上,英语中的重要语法点在中学阶段已经基本学完,进入大学后制约英语水平提高的一 __ 大因素就是词汇。词汇知识的积累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英语应用能力高的人往往 具备较大的词汇量。 词汇学习决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背背词汇表就行了。学习词汇如同了解一个人,要分两 个阶段:先要知其相貌,进而熟其脾性。先要了解其是男是女、老幼中青、黑白丑俊、高矮 胖瘦。做到这些之后,还要深入了解其脾性如何、背景如何、交往圈子如何等。对于词汇学 “”“” 习,知其相貌就是要记住词汇的形、音、义、性;熟其脾性则是要进而了解其所属 语域(正式、口语、俚语、粗俗等)、专业领域(医学、物理、天文、音乐、摄影等)、用法、 搭配等。当然,正如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深入了解我们见过的每一个人一样,对于有些 “” 词汇混个脸儿熟即可,例如名词,一般情况下知道其相貌就够了;而对于另外一些词则 “” 务求甚解,直至通达,比如动词,往往只知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它的脾性。 “”“”“ 因此,词汇学习首先要弄清哪些词汇知其相貌即可,哪些则须熟其脾性。换言之,知 ” 其相貌是指在学习用法单一的词汇时要在广度上下工夫,即要广泛涉猎,多混一些熟面孔; “” 熟其脾性则意味着在学习用法复杂的词汇时要在深度上下工夫,深入探查其用法以求通 达。 那么,如何判断哪些词要在广度上下工夫,哪些词又要在深度上下工夫呢?许多学习者往往 一看到拼写很长的词语心里就犯嘀咕,觉得不好掌握,实则不然。专家研究发现,真正难以 “”“” 掌握的并不是这些大高个,而恰恰是很多人觉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个子。仔细 “”“ 想来,这话不无道理。不是吗?很多大高个的意义和用法都很简单,加之因其身材高 ” 大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先天优势,这些词是很容易混个脸儿熟的,而且往往混个脸熟也 enthusia__, entertai__ent, telecommunications“” 就够了。例如,这些词都可以说是些大高个, ___ 但是却很好掌握。呢?因为它们首先都具有意义和用法单一这个特点,而且它们的词形 “” 根据读音、构词法都是不难记住的。而对于词汇中的小个子,我们往往会因为它们身形 get, __ke, dogo, at 较小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例如,,这些词看似简单,但根据词典中这 些词所占的篇幅来看,哪个不是真正的大块头?不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说,越长的词越容易掌握,越短则越难。不少人学习词汇时把过多的精力都用于死记一些长 词、大词,忽视对小词的精雕细琢,甚至将长词、大词作为炫耀的资本,这就难怪他们写起 文章来语体错乱,讲起话来不像是在和人交流,倒像是宣读科学论文了。 low-frequency words 词汇研究专家根据词的使用频率将词汇分为两种:低频率词汇()和高 high-frequency words 频率词汇()。英语学习者应该着重掌握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频率最高的词汇,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进行扩展。目前,许多依托语料 库编纂而成的词典都提供词频信息,告知使用者某个词的使用频率如何、使用领域如何等。 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对于自己来说哪些词是重点,哪些不是。例如,《朗 " 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以下简称《朗当》)是最早对词频进行标注的 □ 学习型词典之一。随手翻开《朗当》,你会发现奇数页的页脚上有这样一行:口语及笔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