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六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六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最终实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有法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六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 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最终实现了政 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有法可依的局面 ③政治民主化的任务已经完成 ④依法治国已成为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 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 D.①②③④ 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 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B 2.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A 4.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表明 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A.《圣经》的权威受到挑战 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 B.人们抗议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 C.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将严重削弱 D. 贵族地主的权势被削弱 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 参考答案: 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21%) C A. 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 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5.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C. 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D.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发展的理解能力。表格只是表明贡绢州的数量,并没有体现贡绢 B 在赋税中所占的比例,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数据体现不出“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故B项 “现代化”主要指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A项清末新政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统治,故排除;B 亦可排除;华北地区早就已有丝织业,故C项可排除;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华北60、70%以上的州 项符合题意,故选择之;C项为列强侵华史、D项为中国抗争史,均与现代化不符,故均排除。 都要缴纳贡绢,,说明“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故应选D。 6.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 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 3. 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墨家

腾讯文库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第六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