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白庙河肖家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白庙河肖家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汪大娘张中行①汪大娘,旗人,是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只管做饭的佣人。
家带启发性地问她:“你伺候他们,总吃了不少苦吧?”她答:“一点不苦,我们老爷太太待我很 湖北省黄冈市白庙河肖家坳中学学年高一语文模拟 2020-2021 好。他们都是好人。连孩子们也不坏,他们不敢到厨房淘气。”不但启发没收效,连早已教她不要再 试题含解析 称呼的“老爷太太”也冒出来了。煞费苦心启发的人哭笑不得,只好不再来,又一个难关平安渡过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去。 ⑧汪大娘的年高辞谢是被动的,她舍不得走,全院的人也都舍不得她走。为了表示欢送,李家除 1.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了给她一些钱外,还让孩子们带她到附近的名胜逛逛。一问,才知道她年及古稀,还没到过故宫。我 汪大娘 吃了比她多读几本书的亏,听到这件事,反而有些轻微的黍离、麦秀之思,秀才人情,心里叨念一 张中行 句:“汪大娘不识字,有福了!”那几天,汪大娘将要离去成为全院的大事,太太们和老太太们都找 ①汪大娘,旗人,是我城内故居主人李家只管做饭的佣人。我三十年代末租居李家,开始认识汪 她去闲谈,问她女儿的住址,说有机会一定去看她。 大娘。 ⑨我们也抄来住址。但不凑巧,还未成行时,文革的大风暴来了。其后是自顾不暇,几乎连去看 ②那时她四十多岁,中等身材,偏于瘦;朴实,没有一点聪明精干气;很少嘻笑,但持重中隐藏 看的念头也消灭了。一晃十几年过去,风停雨霁,人人有了明天还可以喝清茶看明月的安全感,我们 着不少温和。目力不好,听说曾经把抹布煮在粥锅里。像有些妇女一样,过日子有舍身精神,永远不 不由得又想起这位可敬的汪大娘,她还健在吗?还住在她女儿那里吗?因为已经有了几次叩门“人面 闲着。不记得她有请假回家的事,大概男人早已作古了吧。有个女儿住在永定门外,像是也少来往。 不知何处去”的伤痛经验,我们没有敢去。 李家人不少,夫妇之外,子二女三,逐渐都成婚传代,三顿饭,活儿不轻。 ⑩但她正直、质朴、宽厚,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少见的形象,总在我们心中徘徊;还常常使我 ③汪大娘的行事,勤勉,不稀奇,稀奇的是身份为外人却丝毫不见外。她主一家衣食住行的食 想到一个问题,是:常说的所谓读书明理,它的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大呢? 政,食要怎样安排,仿佛指导原则不是主人夫妇的意愿,而是她心中的常理。她觉得她同样是家中的 (选自陕 一员,食,她管,别人可以发表意见,可以共同商讨,但最后要由她做主。具体说,是离开常轨不 西大学出版社张中行著《柴门清话》,有删改) 成,浪费不成。她刚来时,推想家里人可能感到不习惯,但汪大娘是只注意常理不管别人习惯的,日 16.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汪大娘的“正直”?(4分) 久天长,杂七杂八的习惯终于被她的正气憨气压服,只好都依她。 17.简析⑨自然段对人物刻画和表现主旨的作用。(5分) ④两三年前,我们夫妇往天津,见到李家的长媳张玉婷,汪大娘呼为大少奶奶的,闲谈,说到汪 18.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提出一个读书明理可信程度的问题?(6分) 大娘,她说:“我们都怕她,到厨房去拿个碗,不问她也不敢拿。孩子们更不成,如果淘气,她看不 参考答案: 过,还打呢。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到厨房去闹。她人真好,一辈子没见过比她更直的。” 16.①以“常理”主主家的食政,不顾及杂七杂八的习惯;②主家的孩子淘气她都敢打;③同院其它 ⑤李家房子多,自己住正院,其余的房子大部分出租。门户多,住时间长的,跟汪大娘熟了,家 租赁户家中有什么事她也管。④文革中面对调查,不为逢迎而保身,实事求是说真话。(一点1分) 里 17.①作为同院住户抄来地址以备看望,十几年后,一旦“风停雨霁”,仍然想起她(1分),从侧 ⑥汪大娘也有使人费心的时候。是一年夏天,卫生的要求紧起来,街道主其事的人挨门挨户传 面(1分)表现汪大娘的可敬(1分);②揭示了文革对正常秩序和人性、人身的戕害。(2分) 达,要防四种病。如何防,第一,也许是唯一的要求,是记牢那四种病名,而且过两三天一定来查 18.①汪大娘虽未读书,但能明白为人常理,恪守人生正道;②对比汪大娘,对许多(在政治运动 问。李家上上下下着了慌,是唯恐汪大娘记不住。小姐,少奶奶,以及上了学的孩子们,车轮战法, 中)为一己之利而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丧失良知的读书人的叩问;③启发人反思人性、人生的根本 帮助汪大娘背。费了很大力量,都认为可以了。不想查问的人晚来一两天,偏偏先到厨房去问她。她 之理,警醒人们不要违背了读书初衷。(每个要点2分。) 以为这必是关系重大,一急,忘了。由严重的病入手想,好容易想起一种,说:“大头嗡。”查问的 16. 人化严厉为大笑,一个难关总算渡过去。 ⑦还有更大的难关,是她因为年高辞谢到女儿家养老、文革的暴风刮起来的时候。李家是匹夫无 罪,怀璧其罪,当然要深入调查罪状。汪大娘曾经是佣人,依常情,会有仇恨,知道得多,自然是最 理想的询问对象。不幸这位汪大娘没学过阶级斗争的理论,又不识时务,所以总是答非所求。比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