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 一、政治效能感:概念与测量 政治效能感是研究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在政治科学研究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 〔关键词〕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 一、政治效能感:概念与测量 政治效能感是研究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的重要工具,在政治科学研究 议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54年,安格斯・坎贝尔(Angus Campbell)等 人在对美国选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政治效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的概念。安格斯・坎贝尔认为,政治效能感是“个体政治行为对政 治过程可以产生、或者能够产生影响力的感知,也就是值得个体去实践其公民 责任的感知。这种感知就是,政治与社会变化的发生是可能的,并且个体能够 在这种变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简单地说,政治效能感指一定的个体或 社会群体对自身影响政治体系的能力和对政治体系就其要求作出回应的心理认 知。 罗伯特・莱恩(Robert E. Lane)把政治效能感分为内在效能感和外 在效能感两个方面。〔2〕乔治・布莱克(George I. Black)、罗伯特・韦斯 伯格(Robert Weissberg)、理查德・欣格尔斯(Richard D. Shingles)、谢 图・艾扬嘉(Shanto Iyengar)和斯蒂芬・克雷格(Stephen C. Craig)等对 政治效能感的这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一般认为,内在效能感是基于 人们的信念即人们对政治体系的信仰程度以及他们对政治的理解能力。有研究 者称之为“政治功效”(political effectiveness)或“政治能力” (political competence),这两个概念都指向个体对政治系统的认知特性。 外在效能感是基于个体从自身角度对议员或者政府能够代表选民利益的信任以 及议员是否保持同其选民的联系来界定的,这个因素被称为“知觉系统反应 性”(perceived system responsiveness),它主要涉及的是个体对选民与政 府之间互动关系的认知。 关于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肯尼思・科尔曼 (Kenneth M. Coleman)和查尔斯・戴维斯(Charles L. Davis)认为:“外 在效能感可能被看作是内在效能感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相信政治体系 会回应他们诉求的人,往往更倾向于相信他们自己有能力影响政府官员的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