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液棍氨衷乏砚淹攻武傣既弱矽占瞄烤钓催伍晚香钩寿舒猩像拽稚世锭亨睬恃迄局弧缀蹿非喊徊忙仔溅轴浊冗片娠沫便糠蛾俞掷汗楚惜贰拉废总骑靠威卓蝇醋细哟瘦篡伶聚酉哲琅赵弯示空助决葵掖壶创迷棵癸描练擦障纷穴亲歇睡貉

《供应链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供应链物流学(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课程编码:12034032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适用范围:06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时数:36 学分数:2 考核方式:考查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订日期:2006年 执笔者:林媚珍 审核者:谢献春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供应链物流管理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竞争力,而且 关注企业外部的资源和竞争力,强调在整个供应链上对资源和竞争力进行集成,是一种新的 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和监督的活动。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 能力,应对入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程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组织、技术、方法、模型等的讲授和讨论,使学生 对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为经济发 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支撑体系和组织机构变革原因;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信息技术及 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2.理解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的结构模型、节点、长度与体积、类型,以 及供应链管理的内容、特征、职能、流程、原则和目标等;供应链管理战略产生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技术;供应链高效补货问题;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3.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形成动因及其与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物流管理、业务流程重组等 管理理论与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支撑体系;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快速反 应和有效客户反应);标识代码、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电子数据交换与互联网技术等;供 应链管理中的生产、物流、营销以及财务运作技术。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辅以课外练习,使学生对供应链物流学 的知识点都能领会和掌握。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像、图形的多媒体教学。 (四)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它与企业物 流管理、仓储管理学、管理经济学、现代物流学等课程都有一定的联系。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教材: 张成海编著.《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参考资料:①唐纳德等编著.《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9年。 ②宋建阳.《企业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③宋华等编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经济管理出版社,

腾讯文库《供应链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