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不要像福贵一样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不要像福贵一样活着 读《活着》有感:不要像福贵一样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 《活着》是于1992年秋在上海诞生的,这本与我年龄几乎一般大的书,真正被我所
读《活着》有感不要像福贵一样活着 读《活着》有感:不要像福贵一样活着 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余华 《活着》是于1992年秋在上海诞生的,这本与我年龄几乎一般 大的书,真正被我所知是在xx年3月余华因这部小说荣获法兰西文 学和艺术骑士勋章后。电视、报纸、网络铺天盖地的宣传,开发商 们也马不停蹄地加印《活着》,就这样这本书进入了我的视线内。 但事实上这部书早在xx年前就被前人学者们奉为经典,经典有经典 的好处,它历久弥新,但经典也有经典的害处,它让人望而却步。 于是真正将《活着》这本书和电影看完却是在近几日,而它也让我 产生了强烈的诉说欲望。 我是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事实上我并不是很喜欢看通过 小说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但好在张艺谋没有让我太失望。电影, 它土它乡村它深刻,但它不沉闷也不晦涩,尤其是里面本应该以务 农为生的主人公唱起了皮影戏,那曲调那韵味,是任何一部文学作 品也望尘莫及的。然而到底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形之下,电 影还是略显苍白,也空洞了不少。尤其是电影的结尾,福贵、家 珍、二喜带着馒头向往美好的生活远远没有小说里只剩福贵与一头 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来的更震撼人心。但好在前者还有希 望,而后者只剩回忆。 余华很聪明也很残忍,同样是写人物,他不写大人物波荡起伏 的一生,专写小人物默默忍受生活的艰辛。字里行间平实无华,娓 娓道来,没有义愤填膺、没有怨天尤人,有的只是生活的缩影,真 实、残酷,一次次给活着的人希望,再一次次骤然掐灭这丝希望, 让人们一个个在活着中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