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雷电的危害与预防
雷电的危害与预防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 生激烈的放电。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 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 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减为音波。在雷电放电地点要出现强 烈的闪光和爆炸的轰鸣声,这就是人们见到和听到的闪电雷鸣。 雷电所产生的声和光对人与建筑物并无破坏作用,而伴随其同时出现的强大的雷 电流是主要的破坏源。这种雷电流的破坏效应有两种,即热的破坏与机械的破坏。 在热的破坏方面,由于雷电流产生大量热的过程时间很短,热量不易散失,因此, 如遭雷击,附近有易着火的物件时,就往往造成火灾,危害极大。在机械的破坏方 面,受雷击物件的导电能力愈小,所受的机械破坏作用愈大;当雷电击中树木、木 电杆时,其机械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这是由于雷电通路的高温引起木材纤维内湿 气的爆发性蒸发而造成劈裂。比较而言,热的破坏比机械的破坏危害结果更为严重。 雷击对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 1.直接雷击。是雷电直接击中人、畜或建筑物产生热的或机械的破坏,造成人 身伤亡,建筑物劈裂和引起火灾等的危害事故。直接雷击还会在无避雷设备或避雷 设备装置不完善时,发生危险的高电压、跨步电压(当雷电流经过接地装置向地面流 散时,接地装置附近引起的电位分布不均匀,如有人、畜在这里走动,前后脚所受 的电压相差很大,两脚之间的电压差就叫做跨步电压)、接触电压(人接触到雷电流 经过的地方,或接触到因雷电流引起电感应的金属物所受到的电压)而可能引起人身 伤亡。 2.感应雷击。当附近地区发生雷击时,由电磁场作用而引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 应,这两种感应雷的破坏作用虽次于直接雷击,但仍会造成火灾和伤亡事故。 3.由架空线传来的危险电压。各种电力、照明、电讯等使用的架空线都可能把 高压引入室内,这些高电压或由于感应而产生或由于附近有落雷而引起。上海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