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摘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的形 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 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 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 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作一些初步的 探究。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 课程整合 信息素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 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 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 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 学学科整合的实践与探讨,特作以下浅谈.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 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我们可 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 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 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 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 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 生创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 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 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 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 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什么叫周长,及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并 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 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 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让同学 们指出图形的周长在哪里,电脑给出一些图形,学生可随意用笔去画出周长,然 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画法。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 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