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创作和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林徽因学贯中西,在文学、艺术、建筑方面都有很深的修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建筑史上抒写了灿烂篇章。虽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但林徽因依然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传统艺术、传统诗学绵绵不绝的热衷之情。本
要 摘 林徽因学贯中西,在文学、艺术、建筑方面都有很深的修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 建筑史上抒写了灿烂篇章。虽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但林徽因依然保持着对中国传统思想 文化、传统艺术、传统诗学绵绵不绝的热衷之情。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对林徽因文 () 学创作的影响角度切入,分析林徽因是如何通过不同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 创作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转化与整合,以及作者如何在中西艺术的结合 点上实现民族性建构的。 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梳理林徽因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对儒释道三家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整 合,力求真实地还原林徽因身上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对林徽因的精神价值取向 有一个明晰的审视。林徽因作品中儒家忧患意识的体现,说明了她没有真的超然于社会 现实之外,她仍深情地注视着民族的危亡和平民的悲欢。其作品中流露的风景自然、人 “” 性自然以及对真的理论和创作追求,就是对道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的继承和整合。 林徽因以参禅的方式,参透了人生并超越其上,表现出作者创作的哲学意识的重要内蕴, 即对个人乃至全人类生存状况的关照。 第二章,论述林徽因从传统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将文学与建筑、绘画 艺术进行互通的文学实验的表现及其创作价值。第一节论述了林徽因的诗歌、小说创作 借鉴中国古建筑形体造型和美学特征,并引中国古建筑符号入文,促使了新的文学形式 不断涌现。第二节论述了林徽因不同文体中对传统绘画技法白描的运用,以及对画面美 和意境美的营造,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审美的现代回归。 第三章,通过林徽因以中国传统为平台融合西方技巧为基点,从传统诗学与西方象 征主义的沟通、意识流手法的本土化、电影蒙太奇与传统连缀体的结合三方面,论述林 徽因在中西文学艺术的承传和择取中,融合并重构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互通之 处,着力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作品。 最后结语部分指出,探究林徽因及其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意义所在。 儒释道文化 传统建筑 传统绘画 返顾传统 传统文化 关键词:林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