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第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调”,结合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特点分析解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 4. ,“, 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 1.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B.确定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针 C.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 参考答案: 兴起 D 参考答案: 2. 如果将建国后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1950-1959年、1960-1971年、1972-1977年、1978年 D 以后,下列示意图最能准确反映上述阶段我国科技引进情况的是( ) 5.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 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 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AB C C.通商口岸开辟有限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D 参考答案: B 参考答案: 【详解】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自觉抵制,表明中国 A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根深蒂固,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英国商品倾销的影响,不是 3.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 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原因,排除A;材料CD两项是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因 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 素,但没有涉及到根本,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中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主要原因”,联系所学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 6.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法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 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C 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其中“灭洋”不仅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反 A.经济一体化 对一切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所以带有笼统排外色彩,鲁迅先生的描述和洋气为仇、和洋气唱反调, B.政治一体化 是“盲目排外”思想的典型体现,与义和团运动相符合,故C正确;A、B、D都主张学习西方,排 C.国家一体化 除。 D.军事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