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发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 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疾病。诊断学的内容,包括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 和方法,对症状、体征和各种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和推理,是医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 的,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诊断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内容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上 的,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体地结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结合CAI课件、VCD、录象、录 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 维程序。《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 训练室和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 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 病的诊断水平。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占80%)与 实验考试(占20%)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实验 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课程总学时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诊断学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症状、问诊、理学 检查等40学时(理论30,实习10),心电图20学时(理论12,实习8),内镜4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