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第二章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认识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生的意义;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途径。【教学重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一、

第二章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认识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生的意义;掌握 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途径。 【教学重点】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 、人格的定义 “”“ 一提及人格,我们可能会想起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人人格太差;那 ”“” 位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道德意义 “” 上的,有文学意义上的,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么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的含义是 什么呢? persona” “”“ 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就像我国 戏曲中的脸谱,它代表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综合各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 “ 界定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 ” 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统合性(多 种成分构成有机整体,内在一致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功能性(决定一个 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甚至影响到个人成败) 举例说明。 2、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发展学 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 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 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 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埃里克森将人 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 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分别是: ①婴儿前期(0-2岁):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希望的品质。 ②婴儿后期(2-4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意志---。 ③幼儿期(4-7岁):任务--主动感,--内疚感;--目标---。 ④童年期(7-12岁):任务--勤奋感,--自卑感;--能力---。 ⑤青年期(12-18岁):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

腾讯文库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