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敢做自己第九课生命的韧性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文本素材人民版

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一个人的自杀会给亲朋好友带来巨大伤害,这种伤害

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 (据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 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一个人的自杀会给亲朋好友 带来巨大伤害,这种伤害涉及到情感、社会和经济诸多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每年 与自杀有关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8日电2003年9月10日被定为首次"世界预防自杀日",原本 以为这样一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会有所下降,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近日听到的二则消息还 是让我震惊。一是本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一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最新的一次 考试却只得了第七名,花季少女因此跳楼自杀。二是最近江苏启东中学在对高三年级组织的 例行月考(此种考试相当于高考模拟考试)中,李远同学考得很差,是班内倒数第3名。从去 年的高考分数线来看,李远这个成绩考上本科不大可能,只能上一类专科学校。生性好强的 李同学最终也选择了跳楼自杀。联想到几天前去孩子所在的重点中学观摩,就有学生抱怨: "都说我们学校是人间(意思是抓的不是很紧)可我还是觉得学习的压力很大,让我喘不过 气来,……感觉快要窒息。"另有一女生对家长说:"我的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感到紧张、惶 恐,我会辜负你们……我真的很害怕面对你们,我会让你们失望的。"听到这些话,我的内 心感到不安。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 优秀的学生,有时甚至"好学生"的压力比"差学生"还要大。因为学校和家长对他们的表现和 学习成绩更加关注,对他们寄予的期望更大,造成他们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 不能接受自己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 较的氛围中,要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一句话,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 的精神压力,过高的期望可能成为无形杀手。这是导致当前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 要的直接原因。 青少年自杀一般与他们处于情绪容易波动的青春期以及他们的病态心理状态有关。青少 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其中中学生这个群体表现得尤为 严重,而恰恰是他们最易被人们忽视。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实 际上大学生的心理、人格的构建在中学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并且这个阶段也是最容易矫正的

腾讯文库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敢做自己第九课生命的韧性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文本素材人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