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4-1 积贫积弱的北宋学案 人民版选修1
第1课 积贫积弱的北宋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重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基本国情以及所面临的严重的统治危机;“庆历新政”的施行和破产。2.难点:从体制因素探究北宋统治危机出
第1课 积贫积弱的北宋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基本国情以及所面临的严重的统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 治危机;“庆历新政”的施行和破产。 景。 2.难点:从体制因素探究北宋统治危机出现的必然性及改革的 迫切性。 知识点一 兵虚财匮 1.根源 宋初,赵匡胤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2.表现:“三冗”“两积” (1)冗兵 ②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a\vs4\al(①每逢灾年把成千上万的流民编入军队。③在边塞大量屯兵以应对辽、西夏的侵扰。) (2)冗官 ②通过科举考试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使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a\vs4\al(①北宋之初,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 (3)冗费 \a\vs4\al\co1(①军队、官员人数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激增。②大兴土木费用和皇室的开支也在增加。③每年向辽和西夏交纳“岁币”,增加了财政负担。) (4)积贫:“三冗”问题使国家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财政入不敷出。 (5)积弱 \a\vs4\al\co1(①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边疆兵力不足。②为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宋太祖收回禁军统率权,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图解历史] 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 知识点二 内忧外患 1.内忧——政治危机 (1)原因:北宋王朝纵容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的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