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晏子春秋》为“传记之祖”
试论《晏子春秋》为“传记之袓”[摘要]在先秦文学中,既有以表达思辩哲理为主的说理散文,又有以记述军国大事,总结历史经验为主的历史散文,像《晏子春秋》专以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为描写对象的著作,在先秦文学屮还
试论《晏子春秋》为“传记之袓” [摘要]在先秦文学中,既有以表达思辩哲理为主的说理散文,又有 以记述军国大事,总结历史经验为主的历史散文,像《晏子春秋》专以一 个人的生平事迹为描写对象的著作,在先秦文学屮还是第一部,《四库全 书总目提要》将之归于史部传记类并称之为“传记之祖”是对《晏子春秋》 内容的恰当归类、文学地位的恰当评价。 [关键词]《晏子春敢》“以人组事”“传记之祖” 《晏子春秋》是一部介于子史之间的作品,杨义先生说它的“命名很 怪,‘晏子’是子书之名,‘春秋’是史书之名,来了一个子、史合壁的‘四 不象’。” 如果把它与先秦其它散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其容上 [l](p8)A 确实冇自己的特点。 首先,《晏子春秋》和先秦诸子散文的区别十分明显。诸子散文在阐 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的看法时,一般采用分析说理的形式,如要表现重 民爱民,《孟子》是这样说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 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 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上》)。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