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阮籍《咏怀诗》的生命意识
【摘要】阮籍出生世儒,有济世志。从而立之年到阮籍去世恰逢魏晋易代,阮籍生命陷入了苦闷失意中。《咏怀诗》很多篇幅围绕生命主题,书写了他在人生的困苦中对生命本身及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的短暂脆弱,个人的生存
【摘要】阮籍出生世儒,有济世志。从而立之年到 阮籍去世恰逢魏晋易代,阮籍生命陷入了苦闷失意中。 《咏怀诗》很多篇幅围绕生命主题,书写了他在人生的 困苦中对生命本身及生命价值的思考:生命的短暂脆弱, 个人的生存忧愤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 【关键词】阮籍;《咏怀诗》;生命意识 一个人的生命意识主要包括个人对生命本体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不同时代不 同境遇人生命意识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士人的生命意识更看重个体生命价值意义, 很多情况下,在生命价值受到挫折后,他们常常会转向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比如对生 命短暂、脆弱以及不可重来的深层感悟,而这种感悟又进一步加剧了生命价值不能 实现的悲情感,并在这种生命意识基础上对生活方式做出选择。屈原遭到贬官被放 逐,对岁月流逝,时光匆匆格外的敏感。《离骚》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 暮。”“汨余若将不息兮,恐年岁之不吾予。”诗人对日月更替,春秋更迭的慨叹包 含着年华老大,生命无为的痛苦与焦虑,同时做出生活的选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 阮籍出生世儒,饱读诗书:“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 期(其十五)”尊崇儒学,有济世志:“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后世,气节故 有常。(其三十八)”但魏晋之际的政治动荡改变了他建功立业的人生之路。公元 249年司马懿发动“典午之变”;嘉平六年(公元255年)魏少帝曹芳被废;甘露五年 高贵乡公曹被弑,司马懿血腥篡魏,大肆屠杀异己,天下名士减半。阮籍同时代的士 人何晏、华轨、吕安以及阮籍最好的朋友嵇康都被杀害,阮籍稍有不慎,也会招来杀 身之祸。残酷的高压政治统治,生命理想的受挫,阮籍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对个体生 命的关注。唐人李善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每发兹咏,故每有忧生之 嗟。”诗中有阮籍对生命短暂脆弱的哀叹,有对个体生命价值虚无的呜咽。阮籍的 “忧生之嗟”中浸透着诗人时代的苦难、个人的忧愤以及人生的选择。 一、生命的短暂脆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