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测试历史试题2016.12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测试 历史试题 2016.12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 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维护尊卑关系B.继承华夏传统C.突显宗族地位D.强化宗族认同 2、西周后期,政府在设关(门)、市的地方,开始对出入关门的货物或者在市场营销的商 品征税。这说明当时 A.工商业发展受到政府的阻碍 B.工商业者属于政府官员 C.“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 D.政府完全垄断了工商业 3、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 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4、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 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