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企改革的状况与战略探究
国企改革的状况与战略探究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历了十年的改革,有人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早在农业实行承包之前,就已经开始尝试了。以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是缩小国企的规模,以提高经济效益。改革的结果是:国有
国企改革的状况与战略探究 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历了十年的改革,有人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早在农业 实行承包之前,就已经开始尝试了。以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途径是缩小国企的规模, 以提高经济效益。改革的结果是:国有企业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从1979 年的79%下降到1997年的26%,但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却没有太大的变 化,1997年占总投资额的53%,其中资产投资占57%。可见,国有企业的改革 进度成效仍不尽人意。因此,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时下有许许多多的文章发表,针对国有企业的现实许多弊端开药方。笔者认 为我们不光要注意国有企业现实所面临的问题,还要切实放眼未来。未来21世 纪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将越来越依赖对知识的积累,开发和有效作用, 在这其中人才的因素尤为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在未来21世纪中我国能否成为经济强国,首先要看我国的科技能 否与生产紧密结合,而这又要取决于我国国有企业与科技的结合程度。但现实是 我国国有企业不仅是产学研未能紧密结合,人才又相当缺乏。据《光明日报》一 九九九年二月十五日“我国高级人才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一文报道:我国高级人 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事业与行政机关,企业人才短缺。尽管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80% 靠企业,但企业人才占有量却一直很低。调查还指出,由于各发达国家加强了人 才的争夺,我国投入科研的财力有限,我国在国际人才争夺中面临的形势也十分 严峻”。该文虽然指出的是企业总体人才的占有率低,但是在企业占有的绝大部 分人才又是在私营、三资企业,国有企业人才占有率则更低。这种状况怎么能不 使人为国有企业未来命运担忧,因而,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在未来21世纪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短缺,而非那些体制上的弊端。 二、对策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 这条途径是知识向生产力转化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的达到企业的生产目标。 据《中国证券报》载,科龙电器公司聘请的常设顾问就有许多知识性单位的专家, 如;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由华南理工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负责。该企业认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