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唐睢不使命人教新课标版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译文: 2011年精选题 (2)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年级: 译文: 班级: 1. 给加横线字注音 2.请从文中找出3个现在常用的成语,并解释它们现在的意思。 姓名: 唐雎()秦王怫然怒()免冠徒跣()聂政之刺韩傀也() 考号: ()()()() 休祲降于天天下缟素秦王色挠寡人谕矣 3.文中毛遂的行为给了你什么启示? 2. 《战国策》是时期家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它是 4.毛遂此去能否完成使命?请推测一下,讲出你的理由。 体史书,历史散文集,又称《》,《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中的《》。 装 3.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直接记录人物的语言,通过的对话和鲜明的反衬,表现 订 了唐雎的精神。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线 4. “且秦灭韩亡魏”中“韩“魏”分别为“战国七雄”之一,那么另外“五雄”指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阎,张 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 5. 解词: 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 易安陵()秦王不说()秦王色挠()寡人谕矣() 楚矣。” 长跪而谢之曰()臣未尝闻也() (乙)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 ()() 唐雎不辱使命以头抢地耳 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③之人也,四维国之然后能直。今此 6.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宇。并解释 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④吾过,是以逐之也。” 1.故不错意也。 [注]①仕:旧称做官为仕。②事夫子:侍奉晏子。③仄陋:窄浅薄。④ 2 .仓鹰击于殿上。 维:维系。引申为扶助。⑤弼:纠正。 7. 体会语气词的表达作用 1.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A.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 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其义可乎(义务) 3.岂直五百里哉? C.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 4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D.晏子逐之(他,指高缭) 8. 文中表人称的词.分别指代谁 2.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的“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寡人()2.先生() A.晏子使楚B.使狗国者从狗门人 3.天子()4.子() C.使子为使D.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然则何为使子? 毛遂自荐 译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舍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平原君日:“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 译文: 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荐于平 4.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 原君日:“……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缭是不义的?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 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⑦ 5.甲文中晏子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乙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 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竞与毛遂偕。 “仄陋之人”?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洼]①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国贵族,广有门客。②从:通“纵”,六国联合以抗 6.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秦的策略。③文:非暴力,这里指通过谈判而不施加压力。④歃(shà)血:占代盟会时, 嘴上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⑤备:齐备。⑥立见:立刻显现。“见”通“现”。⑦蚤: 通“早”。 11. 文中的唐雎,是战国时候的“士”。战国时期,有许多像唐雎一样智勇兼 ⑧颖:细而尖的东西。 备的“士”。请列举出两位,并任选一位简介其主要事迹。 1.翻译下列句子。 (1)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