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24 古代的经济政策(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24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 )出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
第24讲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湘东六校联考)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 知(A)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B.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C.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D.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材料直观反映唐代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表明政府对土地实际控制力有限, [解析] 故A项正确;B项错,土地兼并方式除了买卖还有强占等其他方式;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 材料主旨不符。 2.(2018·江西宜春段考)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 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C)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依据材料“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 [解析] 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可知,年龄 的调整主要是可授之田在减少,主要源于土地兼并严重,故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 故排除;垦荒主要开垦无主荒地,故排除B项。 3.(2018·河南八市测评)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其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 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D)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