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老山界(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主备人:XXX 授课人: 七年级 班 学科:语文课题7老山界 授课时间 年 月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

教学设计 XXX 主备人:授课人:七年级 班学科:语文 课题 老山界授课时间年 月曰 7 知识与技能 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 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体会本文朴实优美的语言里流露着的真 挚而强烈的感 教学 值观 情。 目标 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的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PPT 教案 教具准备 个性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 军不怕远征 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 山界》一文(板书),进一步 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1. (1) 作者简介 (1906-1996),1925 陆定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 中任红军总政治 部宣传部部长。先后担任过《解放口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199659 年月日在北京逝世。 (2) 写作背景 193410 年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 北上抗日, 11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 万余里,纵横个省,于 193510T 年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 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里长征。本 1934 文写的就是年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 封锁线后,翻越老山界的情景。 (3) 新词大本营: 1§(huang) W(wu)(jun) (han) 惊欺苛理杂税亘刖然入梦 (chii)(zhui)(ju6) 费立点缀咀喂 ®(ye)?®)^(peng pai)(quan) 呜蟠缩 I 整体感知课文,圣答问题: 2. (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 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完成下表。 (3) 理清文章的层次思路:

腾讯文库6老山界(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