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与视觉传媒的伴生关系
行为艺术与视觉传媒的伴生关系【摘要】传媒的存在是行为艺术产生的一个必然前提。行为艺术只能出现在大众传媒,特别是视觉传媒十分发达的时代,两者呈现出强烈的伴生关系。 【关键词】视觉传媒;行为
行为艺术与视觉传媒的伴生关系 【摘要】传媒的存在是行为艺术产生的一个必然前提。行为艺术只能出现 在大众传媒,特别是视觉传媒十分发达的时代,两者呈现出强烈的伴生关系。 【关键词】视觉传媒;行为艺术;观念艺术;伴生关系 行为艺术的发端是由于一战、二战之后,人们开始对战争进行反 思,反战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呼声,艺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行为艺术家往往采取很夸张的表现手法,用行为来表达人对世界的 看法。这些行为有的是美的,有的是丑的,但不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有的。它体 现的是艺术家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思考,作品本身通常没有什么意义,而作 品背后所呈现的文化背景才是作品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行为艺术的鼻祖是一名叫科拉因的法兰西人。1961年,他张开双 臂从高楼自由落体而下,这称作“人体作笔”。如果不做强调和说明,这件作 品似乎更像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想自杀的人从高楼坠落。需要注意的是,上个 世纪60年代,正是西方媒体帝国开始统治整个社会的时代,也是视觉媒体走向 霸主地位的时代。 上个世纪初,照相技术的成熟,使纸质媒体由原来单一的文字传播 向图文并茂的方向发展,许多人都已注意到报纸期刊的插图比例逐年呈上升趋 势,然而这仍然未能改变传媒的文字主导格局,图片主要起着辅助文字的作 用。摄像技术的成熟,特别是电视媒体的出现,开始颠覆文字在媒体帝国的霸 主地位,播音和字幕反倒成了对画面的补充或说明。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场景和画面的视觉记忆深度远远超过对文字 的阅读记忆,特别是极端体验在人的精神世界大都是由图像和场景构成的,都 不大可能是文字形式的;或者说不大可能从阅读中得到体验,而是亲历的或观 看后得来的。这一点适用于各个层次的人,包括语言文字水平很高的人。一个 电影中成功的恐怖镜头,会让不少观众惊呼,甚至彻夜难眠,但是用语言文字 表达的恐怖故事却难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正是传媒技术的发展使艺术家们意识 到一种新的更为直接的表达成为可能。 行为艺术从它的诞生之初就与新闻传媒紧紧纠缠在一起。而这种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