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修改版]
第一篇: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助学的成功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
第一篇: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 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 ——“”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助学的成功实践 江西师范大学课题组 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 “” 了新的要求,对成立高校家长委员会,探索家庭与学校合作互动双赢提供了依据。结合规划精神和育人 20111217 实际,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年月日,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家长委员会,有效整合了 家长教育资源,拓展了学生教育工作空间,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 “ 实践,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为学校乐办、教师乐教、 ” 学生乐学注入了活力,赢得了家长、学生的好评,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关注。 ·· 一、理念引领:协同合作共享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我们首先理清办学思路,树立协同、合作与共享理念。 一是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协同。在当前高度一体化的社会形势下,学校教育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体 系,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统一协调,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 “” 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维教育网络,实现共同育人。 二是学校与家校合作。学校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支持体系,家庭则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 最长的场所。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互动合作,持续地推动学校、家庭、社会 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趋同、教育过程同步、教育方法互补。 三是教育资源共享。学校与家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优势特色, “”“” 互补性强,只有充分挖掘并合理配置共同的教育资源,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立体化转变, 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 二、行动诠释:参与沟通监督 好的想法要有刚健有为的实际行动支撑,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我们在工作推进中紧紧抓住家长参与、

![探索家庭学校合作、家长教师互动、社会学校双赢的办学新模式[修改版]](https://wkimg.docs.qq.com/img/uEBDHZwmqZ6T6Oy9p5IP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