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及其社会治理

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及其社会治理一、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半代屮国的贫富分化有着许多非正常原因。由于这些原因,使许多不该富的 人一举眾富,家财万贯;使许多该富的人家徒四壁,清风两袖。这是-•种很不正 常

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及其社会治理 一、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 半代屮国的贫富分化有着许多非正常原因。由于这些原因,使许多不该富的 人一举眾富,家财万贯;使许多该富的人家徒四壁,清风两袖。这是-•种很不正 常的社会现象,是一种不合理的贫富分化,它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性是巨大的。主 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11'. 首先,它导致人们心理天平的倾斜,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平均主义文化传统的国家。从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 患 不均”的观念到历代农民起义喊出的“均贫富”的口号,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屮 的平 均主义的价值取向。建国以后.尽管理论上我们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但 实际上 我们实行的仍是“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体制。因血,社会成员间在 收入和财 Z 富占有程度上基本没有区别,人们心理是平衡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成员 之间的收入骤然拉大了距离,富有者锦衣玉食、豪车华屋,贫穷者温饱 难继、捉襟 见肘。对比之下,人们的心理再也难以维持平衡。尤其是相当一•部分 富有者发的 是不义之财,赚的是昧心之钱,就更令人难以接受和认可。因此,人 们对这种现实 的贫富分化普遍感到不满。而且可以预见,随着贫富分化的渐加 剧,这种不满 H 情绪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适当的渠道予以宣汕,在一定 条件下,就会 引发社会震荡和冲突,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挫伤了广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和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和效率的 提高。 现实屮存在的种种非常致富现象,对广大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是极 大的挫伤。因为按道理讲,他们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创 造者,理应是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可现实却是“诚实劳动受贫寒,不 三不 四赚大钱”,于是,许多人由衷感到泄气和失望,这种泄气和失望反映到工 作屮便 是“没劲”、不正经“玩活”。有的人不安心本职工作,千方百计向收入高 的行业靠 拢;有的人干脆抛弃本职工作“下海”经商,甚至不惜荒疏多年所学专 业;有的人 虽然没有弃职,但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对本职工作马马虎虎, 而热衷于第二 职业赚钱。还有人出于对单位领导贪污挥霍和社会分配不公的义 愤,消极怠工或巧 妙地制造机器故障,造成停产或产品质量下降,等等。所有这 些,都制约了生产效 率的提高,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可以说,现 在众多国家企业陷人困 境与劳动者的积极性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再次,导致“读书无用论”再度泛滥,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非正常的贫富分化对于社会的非生产者一一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性也颇为显 著。 因为这种贫富分化给他们直接启示就是“读书无用”。由于他们亲眼睹许 多教师、 R 工程师、医学专家等人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难免贫寒的困扰, 而一些没有 多少文化知识的人却财大气粗、炙手可热。所以,他们感到知识没有 用处,不听教 师和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宁可相信事实也不相信教诲。这样, 继文化大革命 的“白卷”风潮之后,读书无用论再度席卷校园。不少青少年学生 不读书,小小年 纪便踏上了商海之船。在校学生尽管没有离开书桌,但用心学习 者也为数寥寥,这 一点在大学生屮表现特别明显。另外,贫富分化也造成了受教 育机会的不均等,不

腾讯文库我国贫富分化的危害性及其社会治理